中国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为共和国放歌

2019-08-09 09:55 来源: 字号:

新中国成立,我8岁,正好赶上村里刚创办的小学就读,以后到邻村读高小,进城读初中、中专。祖辈不识字,有书念了,我格外勤奋,特别喜爱写作,作文屡屡被老师批阅。

18岁参加工作,已几近成了单位墙报、文化宫油印小报“骨干作者”。记得我第一篇正式用稿记叙的是一个职工带头人事迹的小通讯,题目叫《杨班长》,登在1961年11月17日的《人民邮电报》上。见这油墨芳香的铅印稿,领导赞扬,同事夸奖,我更是激动不已,决心抓牢这笔杆子,多写些好稿子。

一个仅有初中文化基础的青年要担此重任显然力不从心,好在当年“地区机关业余红专大学”办的正兴,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我死磨硬缠校长,终被破例跳级进了“文学专修科”学习。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不久,粮菜奇缺,一天三顿吃不饱,起早熬夜再动脑,肚子饿得更厉害。我本很瘦弱的身体一度患了病,同事和家人知道后都劝我休学,但求知的欲望,还是鼓舞着我“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为了丰富自己的写作生活,我从舒适的城市调到艰苦的农村一线,种过田、务过工、挑过河、蹲过点、当过报务员、参加过工作队,经历多了,“故事”和感悟便也多了。

早先,向报刊社投的“稿子”,绝对是用笔一笔一画写出来的。然后用复写纸复、铁笔钢板刻,一篇长稿刻下来,手指、肩背都酸痛得不能。大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上陆续有了铅字、电脑打印机,觉得很新奇。只是那“玩意”,大些的单位才有,我这个乡间“业余写稿人”靠不到边、沾不到光。把稿子“投”到报刊社,就更辛苦了。开始我工作的乡镇汽车通的很迟,邮件只随每天一班的轮船传送。经邮局“投”稿,到县城的信一般也要3天。为不使新闻变旧闻,我常常夜里写稿到十一二点钟,凌晨四点多钟,起身赶在轮船开出前将稿子请进城的熟人带去送报社、广播站的传达室。

一次,有篇反映全社会抗洪排涝的新闻,一时未找到靠实的人带走,我跨上一辆自行车即往城里送去。那时,像现在笔直平坦的公路还没有,要绕许多道,全程不下百余里。一路还坎坷不平且不时有杂草树枝缠身,乡间许多壮汉也不敢贸然骑车前行,我这个文弱书生凭着对写稿的执着追求,上了路就不回头,车子能骑则骑,不能骑就推就搬。从早上6时到下午3时,终于如愿将稿子“投”到了编辑手中。累啊,往返二百多里,到家全身像散了架,两腿似灌了铅。更苦的是,因天气转晴,那篇稿子后来又没有用出,白吃了一趟苦。

那当儿,常听领导和一些有“见识”的人说,将来办公自动化,你写稿投稿就方便多了。我摇摇头,以为那是“美丽的梦想”,老朽恐怕享受不到了。哪知,好形势发展这么快,忽似一觉梦醒来,电脑就在机关单位全面普及,并迅猛“飞”到寻常百姓家。我也很快掌握了有关“在电脑上写稿、发稿”的知识。不用写字,不用写信封,不用贴邮票,不要去邮局,不管离多远,哪怕在海外,鼠标轻轻一点,稿子瞬间就到达编辑手中。若电脑不就手,口袋里的智能手机也行啊!它也有电子邮箱,还可以通过微信、QQ,照样写稿发稿,文字、图片,无一不可。提前上市的5G新神器,必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想象不到的福祉。  

眼下,我小一块大一块的报刊用稿已剪贴了数千篇,其中百余篇在市、省以至全国获了奖,还有文章选上了大专语文教科书、中学生读本。饮水思源,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的今天。为新中国放歌,我将不遗余力!


王洪武
编辑:戴春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