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中科院公布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盐城籍科学家封东来入选!
今年47岁的封东来,
1990年盐城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取中国科技大学,
2001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
2001年至2004年期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物理和天文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现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导。
成果荣誉
封东来长期从事复杂量子材料的实验研究,多项成果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高温超导体的电子结构研究”2013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一),“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2016年因“阐明量子材料的电子结构的开创性贡献”,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他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第三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去年,获得上海科技精英奖。
成就显著
荣誉加身
这样一位科学大神
想知道他的成长经历吗
来看看N个“第一次”
第一次见报在11岁
1972年10月8日,42岁的响水邮电局员工封海安生了个儿子,取名封东来。
封东来父母整理了剪贴簿,一张张与儿子相关的照片、资料,整齐地收纳其中。有婴儿照、证件照、毕业合影、大学军训光头照等等。另一份剪贴簿里,记者看到了封东来的第一份奖状,由东方红小学颁发的,封东来同学在幼儿班第一学期被评三好学生的奖状。
1983年8月16日,《盐阜大众报》头版中下位置刊登了一篇“豆腐干”大小的消息:《市少年宫举行智力测验对抗赛》。在这篇连标点符号在内一共178字的稿件里,倒数第二句话的后半截有“东方红小学的封东来与城南小学的刁文凯并列第三名”的字样。
第一次被父亲打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封东来年少时也很顽皮。和大多数父亲一样,封海安也打过孩子。“一共大概三四次吧,打孩子不是目的,是为了让他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封海安记得,第一次打孩子,是因为封东来和一群小朋友躲在桌子下面玩火。周围就是空的电缆盒。“木头做的,容易着火,说了又不听,就打了一下。”
上了小学后,每天给儿子1毛5分钱买早饭。可过一段时间,封海安发现儿子实际上没吃早饭,把钱省下来到路边书摊上看书了。这事儿让他很急,专门找儿子谈了心。经过友好协商,父子俩约定,早饭不能不吃,想看什么书,爸爸来买。
第一份成绩记录分析表
初中,封东来进入盐城中学读书。从那时开始,封海安为儿子制作《成绩记录分析表》,纯手工绘制。每个学期、每门科目都记得清清楚楚。记者看到,初一那年,封东来期中考试平均成绩93.4分,期末考试平均成绩96.5分,“备注”一栏还写着“得奖学金8元”、“评为三好学生”。
这项工作封海安一直干到儿子留学美国才截止。“我一边给他记录,一边分析给他看,时间久了,他也能自己分析分析,”封海安说。他还给儿子制作了“封东来课外活动时间安排表”。从表上记者看到,少年封东来从早晨5:40一直忙到21:30,学习活动张弛有度,颇有意思。
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中国科技大学
1987年,封东来考上了盐城中学高中。封东来的同班同学马金明说,那时高考还处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期,考上一所好大学,成了所有盐中学生共同的目标。马金明印象中的封东来,显得特别聪明,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
△封东来(左一)和老师卢惠林(左二)、同学合影。
1990年的高考中,封东来以总分590的好成绩(政治80、语文77、数学100、物理100、化学93、生物63、英语77)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所大学,几年后,他进入复旦大学读硕士,美国斯坦福大学读博士,人生进入飞跃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
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
每两年增选一次。
按照惯例,
中国科学院最终增选院士名单
将在每个增选年的年底公布。
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步候选人名单予以公布。
中国科学院
2019年8月1日
附: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在封东来心目中,
科研工作非常神圣,
需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开阔的视野、勇敢创新和钻研深入的精神,
而最重要的品质是严谨求真。
抱着这样的信念,
多年来他埋头辛勤耕耘,
取得一项又一项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为老乡封东来加油!
盐阜大众报新闻客户端综合消息来源:科学网、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