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点赞和谐规范征收“耿伙答卷”——我市耿伙城中村改造房屋征收工作纪实

2019-06-28 10:15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郑岁寒 祁佳 字号:

  随着最后一户签下搬迁安置协议,耿伙城中村改造征收项目顺利完成。耿伙城中村改造涉及836户、7家企业单位,共16.5万㎡。

  这是一次不一样的征收:征收史上难度最大、党支部建在最前线、党员干部带头签约、组织捐款助贫安居;这是一次合规范的征收:没有一户请人说情招呼、没有一户躲避签约、没有一户违反政策突破标准;这是一次很和谐的征收:无一例阻碍搬迁、无一例强制执行、无一例集访群访、无一例安全事故、无一例遗留问题;这是一次得民心的征收:居民们拆得了房、装得了潢、住得了新房……

  “去年10月耿伙城中村改造一期征收项目被群众誉为和谐征收的‘耿伙样板’。今年4月10日,二期征收项目启动,‘耿伙样板’全面升级,新的理念、新的做法让依法征收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盐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雪峰说,黄海街道耿伙城中村征收项目是盐南高新区市场化征收的成功范例,达到了“拆得好、拆得快、拆得稳”的社会效果。

不畏征收难度

全员上阵攻坚克难

  今年5月底,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耿伙村村民熊庆中一家内心不太平静:这里要被征收了。

  熊庆中一家十口人。年近古稀的他和老伴身体不好,干不了活;大女儿因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早些年就丧失了劳动能力,现长期服药,每月去上海看病,其丈夫没有固定工作,仅靠打短工贴补家用,他们有两女一子,其中一子一女患有先天残疾;二女儿因患二级伤残无工作,其丈夫做着每月1300元的保洁工作,他们的儿子刚6岁。

  当征收人员上门讲解政策后,熊庆中没有过多犹豫、很快签下了搬迁安置协议,“村里的干部们全都带头签了,征收补偿政策都是切合实际的,都是一样的,这样惠民利民的征收,正好能改善我们家里的困难生活。”熊庆中十分感恩征收工作给窘迫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

  了解到熊庆中家的困难情况,耿伙城中村改造指挥部专门组织了内部捐款。“这笔捐款是工作人员们自掏腰包捐的,拿到这个钱,我一家人想给他们跪下,还是被拦住了。”再次说起工作人员送钱到他家时的场景,熊庆中的老伴依旧眼泪汩汩,“城中村改造实实在在改善了我家的生活,日子有盼头了。”

近年来,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中村改造作为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的一项重大举措,并明确了“2020年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总目标。

  耿伙城中村地处新老城区过渡带,与周边地区相比,经济发展已经严重滞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安全隐患问题重重……耿伙城中村升级改造刻不容缓。市委市政府从发展的角度出发,顺应民意、科学规划,将耿伙城中村改造列为全市“三治三化”重点项目。

  去年10月,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启动了耿伙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完成了270户、5家企业单位的征收工作。今年,黄海街道按照“既要拆得掉、又要拆得好”的工作要求,坚持新的征收理念,党员干部带头签约,充分发动宣传,有力有序推进二期征收工作顺利完成。

  市城建重点项目办常务副主任滕春清介绍,耿伙城中村改造工程位于盐城市区青年路南侧,东起瑞景花园西侧、西至盐马路、南至跃进河,“这是黄海街道近年来面积最大、涉及群众最多、工作难度最大的一次征收,困难户、违章搭建、姑娘户、离婚析产户、抢宅基、小宅基……各种难题都集中在这里。征收人员不畏艰难、冲锋在前,最终啃下这块硬骨头,将这次难度颇大的征收工作,打造成和谐征收新典范,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可。”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面对庞大复杂的征收任务,黄海街道成立征收指挥部,分十个动迁小组、四个批次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服输、不畏难、不言败。

  “我们第一时间成立征收指挥部,把支部建在最前线,从思想动员到深入一线解读政策,街道全员上阵,明确政策制度、发动宣传引导、严格规范执行、用情用心感化,营造了‘全力征收、合力征收’的浓厚氛围。”黄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天松告诉记者。

  盐南高新区分管领导李佩建介绍,在启动之初,指挥部确立了“三个典范四个确保”的目标要求,即打造文明征收、执行政策、高效管理的典范,确保不发生一起肢体冲突事件、不发生一起规模信访事件、不发生一起突破政策事件、不发生一起安全稳定事件,坚持时间服从质量,速度服从品质。

  解决难题的第一步是开展全面深入的政策宣传,老百姓的理解是征收工作的最大前提。为此,黄海街道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层层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群策群力,把耿伙城中村改造征收工作摆上“头版头条”。街道全员上阵,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强有力的征收工作班子,分层分类召开动员会、部署会、群众代表座谈会、党员干部座谈会,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征收指挥部专门写了《给耿伙乡亲的公开信》,表明征收工作依法合规,一旦出现超额补偿的情况“有一罚二”,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这封公开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此外,指挥部还编印简报,将征收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向公众公开,确保征收工作阳光透明。耿伙村村民郑光荣担起了义务宣传员,“团结跟随不掉队,转变思想和观念。危房建筑拆掉个精光光,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村民们交口称赞。征收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征收的政策和意义,描绘城中村改造后的美好蓝图,以过细的群众工作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之心,在宣传中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征收工作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坚守标准尺度

政策严格依法规范

  “执行政策越严格,征收工作就越顺利”,在这场难度巨大的征收工作中,一线人员有着这样深刻的感受。

  政策是钢板、是铜墙铁壁、是生命线,一旦定下来,就没有任何弹性,决不能突破。在整个过程中,黄海街道工作人员坚持依法征收、规范征收,以接受将来最为严格的审计为标准,把握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做到政策面前人人平等,确保征收工作“依法合规、坚持标准、尊重事实、阳光透明”。

  “执行政策采用‘逐户过堂、三人背书、凡签必审’的模式,任何人都没有自由裁量权,保证政策严格规范执行到位。”指挥部政策法规组组长李德成说。黄海街道首创的“逐户过堂、三人背书、凡签必审”的工作模式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样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黄海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定国介绍,“这一模式对每一户的征收内容、价格核定、补偿标准等,都经指挥部政策法规组逐一过堂认定,由业务组长、拆迁公司负责人和街道主要负责人‘三人签字背书’,再交由工作组与被征收户进行洽谈。所有决策权都上收指挥部,统一标准、统一扎口,坚决杜绝‘优亲厚友、暗箱操作、突破政策’的现象,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评到底、一个办法补到底’”。

  “征收人员佩戴执法仪工作,我们想去查别人家的征收款,工作人员给我们公开查验,阳光透明。”被征收户熊国广告诉记者,“工作组能一碗水端平,没有一个特例,让人信服!”

  年近七旬的熊国广当过铁道工程兵,如今身患重病享受低保。“早些年盖不起楼房,只盖了平房。2005年后有了积蓄才加盖了楼房。”熊国广说,根据政策标准,房屋面积只能按平房标准认定。这是耿伙征收二期工程中出现的第一家楼房按平房拆的案例。动迁组多次登门拜访,耐心解读政策,在了解清楚政策规定后,熊国广说:“我是党员,也当过兵,违背政策的事情不能做,我同意签字。”

  征收指挥部未雨绸缪,面对体量大、情况复杂的状况,及时制定了若干制度禁令以及相关处罚细则,明确街道、村居工作人员“十条禁令”,拆迁、评估公司工作人员“五个不准”。纪工委配合政策法规组开展不定期检查,到群众中了解情况,一旦发现有违规的苗头立刻制止,第一时间勒令整改,确保征收工作依法、规范,实现征收过程中“没有一户请人说情招呼、没有一户躲避签约、没有出现一户违反政策突破标准”的目标。

注重典型引领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去年10月,黄海街道启动的耿伙城中村改造一期工程,短短20天内完成了征收工作,打造了依法征收、阳光征收、惠民征收、和谐征收的“耿伙样板”。今年4月,面对户数更多、情况更为复杂的二期征收工作,黄海街道一个半月完成征收工作,在群众高度满意的基础上,再现“耿伙速度”。

  支部建在最前线,党员干部树榜样。“此次二期改造工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党员干部带头签约、带头包户到人,这一做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指挥部开展插旗竞赛活动,大家争先进、赛实绩,有力地推动了征收工作快速进行。” 黄海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成云说,党员干部集中签约让群众明白征收工作“一把尺子量到底,同等条件下先签后签一个样”,打消了老百姓的顾虑,使他们不再等待、不再观望。

  钱江社区党总支书记郑晓英担任动迁二组组长,在村组干部中第一个带头签约,讲党性、讲原则,起到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关健性作用,也为其他组带好了头。她不但完成所在组的签约任务,还帮助其他组做好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在谈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能严格执行政策,说服公婆、弟媳,妥善处理好家庭中的各方关系。

  崔林清是耿伙村的村民组长,他既是动迁小组的工作人员,同时自家也要被拆,他带头签约之后,主动承担起联络员的工作,带领组员挨家挨户宣传。在第三批次期间,他因疲劳过度身体不适去挂水治疗,可正巧此时有一户急需他去做工作,他提起吊瓶就往一线冲。问起为何如此拼,崔林清说:“周边的邻居和我的组员们都很信任我,我既要帮助指挥部把工作做好,又要帮助群众们解开心结、理解政策,这样我才对得起组织的培养,对得起群众的信任。”

  平湖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蔡敏玲作为耿伙村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签约、率先搬家,以自己的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的竞相参与。耿伙村村民委员会委员李振一人就带动了四个家庭。在征收工作刚刚开始之时,自掏腰包请此次征收涉及到的四户家人在饭店吃了顿饭,告诉大家:“征收工作都是一样的政策、一样的标准,等到最后也不会多得半分,相信我,我能签,你们也能签。”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员干部能够带动一片群众。他们以实际行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率先签约让房,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带动群众的竞相参与,争取群众及早签、主动拆,通过亲友帮助说服、现场解读政策等途径,打消征收户的抵触和顾虑,促使征收户及早签约,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拆、亲朋好友带动拆”的征收态势,再次实现了“耿伙速度”。

架心桥有温度

村民变市民更安居

  征收工作,先暖心房,再拆旧房,贵在以“真心”换“征心”。征收工程中,征收人员主动与动迁户之间搭起心桥,顺民意、惠民生、得民心,让征收工作有温度。

  说起动迁组工作人员那天端来的一盘肉丝,80多岁的熊长云夫妇难以忘怀,“儿子孙子全搬走了,就剩下我们老两口。一个多月没吃肉了,动迁二组的人听说后,给我们端来一盘炒肉丝。”熊长云说,“吃之前,我用筷子拨出一半来,难得吃一次肉啊,一半留着下顿吃。”

  面对熊长云夫妇的困难情况,指挥部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并帮助他们与儿子、孙子沟通协调。“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指挥部的关怀与照顾,让我们有房住、有饭吃。”熊长云哽咽道。

  这样的故事在征收过程中经常发生。很多搬迁户家庭困难,但政策不能突破,征收指挥部专门组织开展爱心捐款活动,帮助困难动迁户脱贫安居,不仅征收了房屋,也征收了民心。

  除此之外,征收工作完成后,群众的拆后情绪疏导很有必要,毕竟是住了几十年的家,离开后会产生思念之情。面对居民这样的情绪,街道及村居工作人员定期回访搬迁户,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展情绪疏导活动,帮助老百姓稳定心态、期许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那么,征迁之后,老百姓的后续生活如何处理?黄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同样给出了暖心答案。

  黄海街道推出了“安居工程、便民工程、就业工程”三大工程,帮助被征收户住进干净宽敞的民居、享受便利现代的福利、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耿伙村党委书记卞志友告诉记者,“安居工程”目前正在保质保量地加快建设,为被征收户提供宽敞舒适的居室;周边配套的“便民工程”将推出“30+N”项居民服务(30项基本服务,N个社区特色服务),充分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创造安全舒适现代的生活环境。黄海街道还将实施“就业工程”,组织开展千人技能培训活动,帮助群众学习自食其力的技能,鼓励支持群众就近就业,保障稳定的收入来源,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改造过程中,黄海街道全体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夙兴夜寐,始终保持着饱满旺盛的干劲、不屈不挠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一干到底的狠劲,以大无畏的决心和舍我其谁的勇气,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征收“正能量”,形成了征收工作合力,确保征收工作完美收官,再次创造了盐南征收新速度,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耿伙征收工作的圆满完成为盐南高新区黄海街道开辟了新景象、新天地,它拆出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展示了拼搏的黄海精神、激发了十足的工作干劲、锻炼了过硬的干部队伍、凝聚了广泛的民心所向,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壮美蓝图,为全市新一轮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百姓宜居宜业打造新高地,为城市品质提升树立新标杆。


编辑:张伟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