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医生销售“止咳水”陷囹圄 6月26日国际毒日,两判例敲警钟

2019-06-25 15:2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张勇峰 通讯员 罗真 字号:

医生销售“止咳水”,怎么变成了“贩卖毒品”?90后女孩“抹不开面子”让朋友在家里吸毒,获刑七个月,在人生历程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污点”。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记者从亭湖区人民法院遴选了两则典型判例,以此来敲响警钟:禁毒人人有责。


挣3千元被罚3万元

同时获三年有期徒刑

身为医疗从业人员,明知他人为吸毒人员,仍多次向他人贩卖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从而谋取暴利。日前,亭湖区人民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3万元。

2017年5月起,被告人郭某在盐城市区经营一家个体诊所,但生意一直不太好。后经人介绍得知,贩卖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俗称“止咳水”)给吸毒人员可以赚取不菲利润,郭某便动起了歪心思。2018年3月至7月,在明知他人以吸食为目的的情况下,郭某仍先后5次非法销售给张某含有可待因成分的120ml规格的愈酚待因口服溶液(联邦克立安)30瓶、10ml规格的“立健亭”牌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30袋、10ml规格的“奥亭牌”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150袋,可待因含量累计约为3.97克。经查,郭某共从中获利3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郭某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明知他人以吸食为目的,多次非法销售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给他人,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说法(亭湖法院刑庭 何露露):

刑法第357条规定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两种。2015年4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将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的公告》,规定国家从2015年5月1日起将含有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包含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因此,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止咳水)在2015年5月1日以后就属于国家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对于违反相关规定将止咳水当作精神成瘾药水贩卖给吸毒分子的行为,依法应当以贩卖毒品罪追究刑事责任。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管理审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第(一)项规定,向多人贩卖毒品或者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情节严重”。本案中,被告人郭某长期经营个体诊所,熟知止咳水的药性和用量,在短时间内多次贩卖大量止咳水给他人,足以认定其主观上并非将止咳水作为药品,而是当作精神成瘾药物进行贩卖,其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并且属于“情节严重”,理应依法严惩。


“抹不开面子”害人害己

90后女孩获刑七个月

90后女孩重视朋友间情谊,经不住朋友的软磨硬泡,竟容留朋友多次在自己家中吸毒,最终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日前,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法院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被告人丁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90年出生的丁某,大学毕业后便在一家软件公司从事编程工作,工作生活都比较幸福安逸。因为从事网络工作的缘故,丁某经常上网并喜欢在网上结交朋友。去年8月,丁某通过网上社交软件结识了有共同摄影爱好的赵某,两人相谈甚难,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不久便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8月底的一天,赵某突然找到丁某,提出希望能去丁某的家中“溜冰”。虽然从不吸毒,但丁某依然十分清楚赵某所谓的“溜冰”就是指吸食冰毒。起初,丁某断然拒绝,但架不住赵某的软磨硬泡,最终,碍于朋友情面,丁某同意了。当晚,赵某及其朋友王某便在丁某家的客厅里吞云吐雾。经查,2018年8月至10月,被告人丁某先后4次在其家中容留赵某、王某吸食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丁某违反毒品管理法规,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甲基苯丙胺,其行为已构成容留他人吸毒罪。鉴于被告人丁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予以从轻处罚,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官说法(亭湖法院刑庭 陈宁怡)

容留他人吸毒,是指给吸毒者提供吸毒的场所。这里的容留是指实施了容留的行为,而不管这种行为是处于主动还是被动,所以,即使是吸毒者前来要求而被动的容留行为也会构成犯罪。另外,构成本罪,不要求主观上具有牟利目的。所以既可以是有偿提供,也可以是无偿提供,而提供的地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住所,也可以是其亲戚朋友或由其指定的其他隐藏的场所。至于为他人提供吸毒场所的次数、人数以及提供时间的长短,均对本罪的构成毫无影响,即不论容留几人,也不论容留了几次,以及多长时间,都可构成本罪。本案中的丁某,原本有一份美好的工作和生活,但却因未能禁住朋友的劝说而铸下大错,害了别人更害了自己,结局不禁令人唏嘘。在此,法官郑重提醒社会公众特别是年轻人,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同时要善于敢于向“朋友”的无理甚至违法的要求说不,防毒禁毒、人人有责。

编辑:史小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