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让你破财的“心动时刻”

2019-05-23 09:59 来源: 字号:

  编者按:我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哪怕是接受了别人一点点恩惠,就可能对他言听计从;在局外人看来明明是个“陷阱”,但自己怎么看也是只“馅饼”;上次“双11”买了很多用不着的东西,事后发狠再也不做“剁手党”了,可下一次依然如故……看看专家是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行为的———



  黄国标,作家,自由撰稿人,内容生产者,资深金融人士,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文学》理论版特约编辑,盐城市金融研究院顾问、研究员。从事理论研究、银行实务、财富管理、品牌推广、决策咨询及就业指导工作近30年,在《人民日报》《半月谈》《经济参考报》《经济管理》《银行理论与实践》等各类媒体发表作品近300万字,有多项研究成果在国家及省市相关评比中获奖,先后在银行业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中学及高等院校举办财富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推广、跨界思维、认知升级和商务写作等公益讲座30多场(次)。

[精彩观点]对那些不请自来的恩惠或“馅饼”,一开始就要毫不犹豫地拒绝。否则,就会掉入心理上的互惠“陷阱”,增加自己未来“顺从”的概率。




  只要有人改变我们对他商品或服务的认知,即使看起来原本非常小气的人,也会因此变得十分大方起来。

  所谓“知觉反差”,就是刻意制造一些非常颠覆的、匪夷所思的场景,让人们在知觉对比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即便是同样的方案、产品或服务,也会使人感觉反差很大,甚至极为不同。

  识别和远离那些伪装成“馅饼”的“陷阱”、描述为“套餐”的“套路”、形容为“实惠”的“最贵”,关键在于克服“贪占”心态、谨防“捡漏”心理、抚平“激动”心情,在“心动时刻”及时按下“停止键”。

  特别提醒:对专家的观点和方法,请大家独立思考和批判使用。文中涉及的相关案例或内容仅为说明问题,并无其他用意。

一天,某个朋友对你说,他要向银行借贷100万元,请你帮他做个担保。你一听,100万?风险太大了,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几天后,这位朋友又找到你,说100万不行,那就帮我担保50万吧!你一想,我已经拒绝过他一次了,况且他自己也做出了让步,将担保的贷款金额减少了一半,再不同意,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了,算了,就帮他一次吧。后来,后来就是这位朋友因负债累累而“跑路”。连本带息,你用了近60万的代价为自己的“心动时刻”交了学费。

  几片面包的“威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有一位士兵非常英勇,常常独自一人匍匐着摸到对方的堑壕里,抓住一个“舌头”回来审问。这一回,他同样机智地穿过敌我之间的一个开阔地带,顺利地出现在敌方的战壕里,把一个落单的士兵吓了一跳,这个士兵毫无防备,当时还正在吃东西,很容易地就被德国的勇士缴了械。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就在这时发生了,那个被缴枪的士兵下意识地给了德国兵几片面包,没错,只几片面包,就将那位德国勇士感动得不能自己,毫无厘头地放过了那个士兵,自己两手空空地爬回了阵地。结果可想而知,他不仅受到了上司的严厉责罚,而且还被送上了军事法庭。

  心理学上有一种“互惠原理”,说的是“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著名考古学家理查德?利基认为:“正是因为有了互惠体系,人类才成为人类。”一个人,哪怕是硬塞给我们一些好处,也能顺利地触发我们的亏欠感,一旦亏欠了别人,情绪上就会烦躁不安,总想着怎么才能卸下心理上的债务包袱。例如,你接受了超市里的“免费品尝”食品,就会觉得再怎么着也应该多少买上一点;健身房的“免费体验”到期后,大多数人都会办上一张“年卡”;别人请你吃了一次饭,你总想着有机会“回请"一次。

  某地房地产开发商朱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抓了起来,他一抓不要紧,可急坏了林某夫妇,老俩口省吃俭用,留着养老的60万元打了“水漂”。平时谨小慎微的林某夫妇,怎么就踩上了朱某这个“雷”呢?原来,林某与朱某本是高中同学,他对朱某的为人多少有些了解,朱某一直在同学们面前吹嘘自己搞房地产开发富得流油,并宣称“有财大家一起发”,也确实有不少同学投了钱并吃到不低的“高息”。可此前任凭朱某说得天花乱坠,林某就是不为所动。

  然而,某天清晨,林某在公园里散步偶遇朱某,朱某问起林某儿子的情况,这正是林某最头痛的事:儿子技校毕业大半年了,至今还没有找到工作,整天和几个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林某很担心会出什么乱子。朱某胸脯拍得“嗵嗵”响,说老同学你怎么不早说,这还不是分分钟钟就可以搞惦的事,到我公司来,明天就上班!把个林某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朱某说到做到,第二天就将林某儿子安排在公司开小车,每个月工资6000元,这在当地是很不错的薪资水平了,林某一家子对朱某感激涕零,时时念叨朱某的好。

  此后不久,朱某派人找到林某,说最近公司资金有点吃紧,如果有余钱的话,既帮老同学“救救急”,又能享受年息12%的高收益。这一次,林某夫妇二话没说,非常爽快地将积攒了大半辈了的60万元拿了出来。

有些要求,尤其是那些不请自来的恩惠或“馅饼”,一开始就要毫不犹豫地拒绝。否则,就会掉入心理上的互惠“陷阱”,增加自己未来“顺从”的概率。这是因为,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被社会群体所欢迎的。当然,对真正的善举知恩图报,这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的优良传统,那自然另当别论。

  比儿子还“亲”的保健品推销员

  同事小孙独居的80多岁老父亲身体硬朗,生活自理,可就是有一件事情让子女们一个头两个大:不知从何时开始,老孙对一个叫成实的保健品推销员言听计从,几年下来,购买所谓“保健品”的钱累加起来有4万多块了。家人们苦口婆心地劝了多少回,老人当面点头称是,可事后仍然我行我素,照买不误,这该如何是好?

  “你们多长时间回去看一次父亲?”我问小孙,“有空的时候,一个多月去一次,忙起来两三个月也是常有的事”,小孙回答。我说,多回家陪陪老父亲,有可能的话,子女们轮流回去,最好每周都有人陪伴。“这与他乱买保健品有关系吗?”小孙一脸的疑惑。

  大约半年之后,小孙告诉我:真是神了,老父亲再也没有从成实的手上买过保健品。再一问详情,果然如我所料,这成实就是打的“亲情牌”:刚开始,绝口不提卖保健品的事,而是对老孙一口一个“老爸,老爸”亲热地叫着,一边帮老孙洗锅、抹碗、拖地,一边陪老人东南西北地闲扯。连续多次之后,老孙主动问:“小成,你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老爸能帮上的!”就这样,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老孙几万块退休金全部变成了一文不值的“保健品”。

  其实,在老孙的心里,那积余下的退休金是放在了“留给子女”的心理账户上了,更准确地说,是日后哪一个子女跑得勤、对自己的照顾多这钱就留给谁。当子女们一个个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时,老孙则从成实那里找到了慰籍和依靠。因此,对老孙而言,那几万块购买的并不是保健品(事实上,那些保健品他连包装也没有打开过),而是在“留给子女”的心理账户上支出的一笔钱而已,所以老人并不怎么感到“心痛”。

  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教授说,消费者在支配他们的金钱时会使用心理核算,将现金或存款在心里分别存入不同的账户,哪些是用来吃饭的,哪些是用于买衣服的,哪些是花在旅游、健身上的,等等,所有的钱都会为之规划了较为清晰的用途,一般不会混淆。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账户”对人们的决策行为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只要有人改变我们对他商品或服务的认知,让我们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账户,转移到那个愿意为此而付钱的心理账户里面去,即使看起来原本非常小气的人,也会因此变得十分大方起来。就像那些搞家教的人,他们从来不说“教育”“补课”什么的,而总是在宣传“为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投资”,进而使家长们一个个趋之若骛,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某美容机构这样宣传:“美容,不会让你变得更加年轻;美容,只是让你年轻的容颜保持不变”。看看,到他那里美容的都是“年轻"的,有谁会承认自己老了呢?

  防止被“知觉对比”绑架

  所谓“知觉对比”,就是说为了营销某个方案、产品或服务,先是刻意制造一些非常颠覆的、匪夷所思的场景,让人们在知觉对比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即便后来所发生事件的性质相同、销售的产品相同、提供的服务相同,人们也会感觉反差很大,甚至极为不同。

  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在某一个小区买一个“二手房”,你认为房屋中介公司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将适合的东西卖给适合的人,这是销售的不二法门啊,肯定是将自己手上现有的房源,与买房客户的购买意愿,包括户型、楼层、朝向和价位进行比对,尽快促成这笔交易啊!

  然而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一般的中介业务员会先带顾客去看几套楼层、户型、朝向、性价比都不甚合意的房子,这些房子在中介公司内部叫做“垫底货”,一般的中介公司在一些重点地段或楼盘总有一两套这样的破房子,还标上虚高的价格。

  大家是不是联想起了什么?是的,有些楼盘的开发商也会利用这个伎俩,当你在“售楼处”向售楼小姐询问有无房源时,她都会十分自得地告诉你:不好意思,只有底层和顶楼的几套了,并且价格还不怎么肯下浮。

  当顾客看过上述的所谓“垫底货”,再被带去中介或开发商真正想要卖给你的房子时,你就会眼前一亮,感到实在妙不可言,赶快匆忙付款,生怕买迟了被别人抢去了似的,那一刻,什么价格啊,一次性付清啊等等所有条件,全都会被中介或房地产公司牵着鼻子走。或许,你还在窃喜,自己非常幸运,终于买到一个各个方面都满意的房子。殊不知,你早已被房屋中介或房地产开发公司温柔地“宰了”一刀

  在商业社会,在数字化时代,好像人性已经被“洞察”,各种“算计”也更加精准。在线上,什么网络游戏、宝系列、某多多等应用和小方块,越来越让人上瘾,那些估值几亿甚至几千亿美金的上市公司,不惜重金聘请几千甚或几万个产品经理和技术码农,说得好听一点,是夜以继日地“运营”、“设计”或“算法";说得难听一些,就是处心积虑地在“挖坑”,而且这种“坑”越挖越滑,越挖越深,持续不断地瓦解你的自制力,触发你的“心流”,让你不知不觉地将时间和金钱耗在上面,就好像有一个“小人”在不停地催促你“下单、下单、下单”,“升级、升级、升级”,当你不可抑制地滑到最底层时睁眼一看,面前只有三个大字:“收银台”乖乖地掏钱吧!

  在线下,总有一些活动与场景、产品与服务,活灵活现,十分诱人,让你欲罢不能,总似乎有一种声音在“好心”地提醒你“真的、真的、真的”,“出手、出手、出手”,待真正签了字、打过钱、付过款之后,才发现这只不过是又一个“庞氏骗局”而已,让你欲哭无泪。

  其实,识别和远离那些伪装成“馅饼”的“陷阱”、描述为“套餐”的“套路”、形容为“实惠”的“最贵”,其做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克服“贪占”心态、谨防“捡漏”心理、抚平“激动”心情,凡事提醒自己: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便宜的往往是最贵的,进而理性思维、谨慎投资、合理消费、科学决策,在“心动时刻”及时按下“停止键”。




黄国标
编辑:戴春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