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土地情结

2019-02-23 19:24 来源:盐阜大众报 字号:

父母亲对土地有很浓的情愫。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勤劳的母亲便开始在父亲工作的学校后河堆上开垦荒地,一点又一点,一块又一块,一年又一年,生地成熟地,开垦出的土地有10块2亩多。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土地上,父母亲辛勤劳作,春季麦子油菜,秋季玉米大豆,还有山芋、山药、花生、芝麻、黄花菜,挖地翻地,施肥除草,特别是到了收种季节,那种地人的辛苦自不必说,起早贪黑,汗流浃背,肩挑背驮,枷打钗翻,锹挖铣铲,没有机械化作业,完全是原始的农耕劳作。

每每帮父母亲劳动,两三天下来,肌肉酸疼,骨头散架。常想,父母亲怎么不晓得劳累的呢!也就是这一年又一年的收获,滋补了一家人的生活,点点滴滴,细水长流,于无声处。如今,父母亲老了,80多岁,也病了,一个脑梗,一个胃刚做完手术,地是不能再让他们种了。儿女们希望老人保养身体,相互照顾,不出意外,安度晚年,父亲也多次说,地不要了,安心养病,照顾母亲。可是真的要把地送给别人,父亲很是不舍,磨磨蹭蹭,犹犹豫豫,儿女们再三催促,一时割一块,一时割一块,逼急了,他就跟你较劲,而母亲是前头父亲送,她在后面要,弄得人家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最后,还是自己偷偷留下一大块的,正是母亲最早开垦的那块地。老人30多年的土地情结,难以割舍,那里有他们30多年的埋藏和期盼,30多年的播种和收获,30多年的日晒和严寒,30多年的汗水和欢乐,还有他们对人生、对生活、对过去的回望,也有对人生、对生活、对将来的寄托,这些已经远远地超过对一块土地的眷恋,给他们留下这些记忆和希望也是对老人的顺从。我们不再说什么,不忍心说什么。

当父亲在那一块块土地上作最后一次收割时,显然已经力不从心,他拖着术后仍在恢复的身体,很早就用三轮车载着母亲过去,怕孩子埋怨,竟是偷偷摸摸、匆匆忙忙、掖掖藏藏,回来时就躺在床上闭目休息。星期天,我约姨娘、姨父、外甥等人一起帮忙,从早上五点开始,把已经割下来的菜子和麦子搬运上场,然后铺开照晒,顶着30多度的高温用连枷拍打,一遍翻晒,再拍打,接下来把秸秆运走留下皮壳和粒子,最后用筛子筛,剩下黄灿灿的菜子和小麦,装袋,扎口,扛回家,直到天色渐晚。每一道工序,都是很重的体力活,需要力气、汗水、耐力、意志,不曾经历,难以体会。

我再一次体会到父母亲30多年的辛苦和劳累,父母亲像许许多多农民一样,很辛苦,很执着,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一份收获,不辞劳苦,年复一年。(姜 橙)

编辑:史小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