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林式开放典型】卢克松:七旬“茧王”甘当“蚕保姆”

2019-01-02 06:00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君健 字号:

↑卢克松(右)正在检测蚕茧的品质。  记者 单丹 摄

在东台市富安镇3万户农民中,有2.5万户吃的是蚕桑饭,从种出“最好的”桑,到产出“最好的”丝,享有盛名的“富安茧丝绸”在这里起步走向了世界,而绘制这幅美景的正是被誉为“茧王”的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克松,30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无数农户凭借着栽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而现如今,“茧王”的身份也在悄悄发生着转变,对于已年过七旬的卢克松本人而言,为蚕农甘当保姆成为当下最乐此不疲的事。

力推智能化养殖,让蚕农增收一倍

“以往要经历4次蜕皮的蚕宝宝,现在只要3次蜕皮便能吐丝结茧。”上月24日上午,富安镇富北村二组村民李宝林面对记者兴奋地说。也许在普通人眼里,仅仅一次的差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对于蚕农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与需要花26天蜕四次皮才能吐丝结茧的普通蚕宝宝相比,其饲养周期少了整整5天。这意味着,李宝林一家要比以前增收一倍。

而在幕后为李宝林提供技术保障的人,正是卢克松。

现年51岁的李宝林是当地的养蚕大户,目前他拥有16亩桑园,今年养蚕数量更是超过百万只。虽然拥有30多年的养蚕经验,但是按照李宝林自己的话来说,过去一直是小打小闹,真正激发他“大干一场”的还要归功于老卢,4年前,在卢克松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他不但扩大了栽桑养蚕的规模,还建起了6间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智能蚕室,所谓智能,就是蚕室温度和湿度都能随时调整,加之专门的消毒设备,李宝林的养蚕方式从过去“粗放”转为“精准高效”,而蚕室里所需的相关控制设备均由卢克松免费提供。

“2014年以前,我的蚕茧年产量也就500公斤左右。经过标准化养殖后,年产量在2800公斤左右。”李宝林指着蚕室墙上贴有的“家蚕饲育标准参考表”告诉记者,养蚕温度、换气等需要注意事项一目了然,这背后都是老卢的功劳。

像李宝林这样得到卢克松直接帮助的养蚕大户,在全镇还有100多户。尽管现在的镇、村、组三级蚕桑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已经十分健全,但每逢双休日,入户帮扶成为卢克松雷打不动的习惯,虽然已年过七旬,但是在村头巷尾总是能看到他骑电动车的身影,当地人常说的话是“有老卢在,我们就踏实”。

从2017年起,在卢克松的主导下,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对蚕户技术和物资扶持的力度,先后免费投放了100多台温湿度控制设备,并推广10多项简易、节本、省力、高效的栽桑养蚕实用新技术。由于蚕业技术服务措施的强有力支撑,富安蚕业基地张单产、亩效益和蚕茧质量分别比面上平均水平高出20%、35%和40%。

首创一体化模式,让“好桑”产“好丝”

自2017年起,全国茧丝绸行业陷入低迷,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整个市场需求下降了30%-40%,然而就在这个当口,富安蚕农产出鲜茧的还是获得了每公斤高于市场平均收购价10元的收益。

卢克松说“宁亏企业,不亏蚕农”。给他底气的除了是在茧丝绸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经验外,更是他在全国首创的“公司+蚕业合作社+农户”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产业模式。

1996年,当年全国茧丝绸行业遭遇寒冬,1年前定的收购保护价,每公斤比收茧时的市场价贵10元。他们认亏吃,咬咬牙,从银行贷了1500万元,用于收购。彼时,全国各地毁桑潮起,卢克松拟写了一份详细报告,建议市里出台文件保护桑园。他认定,“人家都在大面积挖桑,我把桑保住了就是优势。”正是凭着卢克松的远见卓识,富安成了全国唯一没有大规模挖桑毁园的“绿洲”。

要让毁桑悲剧不再重演,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蚕农的后顾之忧。经过反复酝酿,富安茧丝绸公司推出了与蚕农共享经营利润的“二次分配”方案,首创的全国第一家蚕农合作社,把蚕农与企业结为“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一个共同体。而蚕农有了企业的保驾护航,干劲则更足了,10多年来,公司累计拿出上亿元分红反哺蚕农,确保蚕农种“最好的”桑,产“最好的”丝。

敏锐判断市场波动,让小镇掌握高档生丝定价权

对市场、对天气,卢克松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如今,他每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分析全国各大茧丝产地的气候情况。“做这行时间久了,往往是只要知道当地的温度和降雨情况,就知道该地的产量。”而每到栽桑养蚕的关键时段,他对天气的预测往往比天气预报还准;每到市场波动的关键阶段,卢克松总能作出正确的预判。

从进入茧丝绸行业的第一天起,卢克松就与蚕农打交道,与生俱来的“蚕农情结”和强烈的代表使命感使他自始至终把为民谋福利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在他的努力带动下,去年一年,全镇蚕农年养蚕收入高达4亿多元,蚕茧产量已连续28年蝉联全国乡镇第一,现在,全球每年使用的1000吨高档生丝中,出自富安的就占了四成。这使得富安镇不仅成为国际高档生丝最大的生产基地,而且还掌控着国际高档生丝定价权。

“家有三亩桑,三年砌楼房”,这句话在富安当地流传甚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批桑树苗在富安落地生根,卢克松见证了茧丝绸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他想为蚕农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常态化奖补蚕用物资、普及智能温湿蚕房、茧站自动化称重……

编辑:周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