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这40年】薛家父子:黄豆里“磨”出不同年代滋味

2018-12-13 10:3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程爱春 文/图 字号:

亭湖区先锋街道城西村三组,有家薛家豆腐坊,由薛于波、薛从明父子经营。因秉承铁锅煮浆、盐卤制豆腐的传统工艺,薛家豆制品豆香浓郁口感好,有一股令人亲切的老味道,很受附近居民欢迎。薛从明说他家父子做豆腐,已不仅是养家,而是一种文化传承。

△薛从明正在做卜页。

父亲:做豆腐图个豆腐渣养家

儿子:赚点钱还落得身心愉悦

薛于波老家在建湖草堰口堰南村,他祖父是清末当地有名的武秀才,但无意博取功名,而是在家开起豆腐坊,铁锅煮浆、盐卤点豆腐,挑到十里八乡叫卖。这一技艺传给了薛于波二叔薛文凯。薛于波十五岁时,就跟着二叔学会煮豆浆、卤水点豆腐。但计划经济年代,不允许农民做豆腐卖。薛于波兄弟姐妹十人,生活非常艰辛。

△薛于波正在做豆腐。

上世纪七十年代,薛于波在生产队干农活,一天十个工分只值8分钱。为养家糊口,他悄悄做豆腐,一斤豆腐换一斤黄豆,落下豆腐渣与青菜煮煮,成了一大家子的主食。任村干部的大哥反对他做豆腐,说那是资本主义尾巴,会犯错误的。薛于波又跑到射阳盐场当临时工挖盐池,一天可挣八角七分钱。后来被公社派人来押回村里。直到1976年秋粉碎“四人帮”后,他又开始做豆腐,二角钱一斤卖给村民,他大哥没再干涉。

如今的薛家豆腐坊在城西村三组,靠近新洋港边的一个小院子。这是薛从明几年前创办的,每天做百把斤豆腐、二十多斤卜页和香干。“这就够父子忙的啦。”薛从明笑着说,父亲和母亲年纪大了,住在乡下生活不便,请他们来帮忙,主要还是和晚辈团聚在一起,调剂生活,锻炼身体。“我自己多年伏案工作,也感到需要适当做些体力活,有利于身心健康。”

△薛从明和父亲在用铁锅煮豆浆。

父亲:豆子是从老鼠洞里挖出来的

儿子:画册上展示特色盐卤豆腐

“那时家家人口多,能吃饱肚子就不简单了,哪里讲究什么质量?”薛于波回忆年轻时做豆腐,都是悄悄地从村邻手中换黄豆,那些黄豆也不管是新年的还是陈年的,有的甚至是农民在冬季从田地里老鼠洞里挖掘出来的,晒晒照样能用,只要有一斤豆子,就要做一斤豆腐还给人家。由于农村人肚子里缺少油水,吃豆腐算是改善伙食,油煎老豆腐更是农家餐桌上受欢迎的一道美食。

做豆腐却最好是做嫩豆腐,那样水分足,一斤黄豆可做出二斤多豆腐,加上落下的豆腐渣,就比较划算了。薛于波家兄妹多,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粮食够吃了,豆腐渣才不再当作主食,成了猪饲料。做豆腐不仅改善了薛家生活,也积累了资金。1982年,薛于波带着两个弟弟,花600块钱买了一条6吨的水泥船,跑起水上运输。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公路交通日益发达,水路运输效益下降,薛于波回到老家,重操旧业做豆腐。

薛从明从小看着父亲东奔西走挣钱养家,他考上苏州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回到盐城也走上创业路,干起广告设计业务。几年前,他觉得自己胖了,行动不利索了。就请父亲进城,合力创办薛家豆腐坊,父子亲力亲为做豆腐,过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他对原料质量要求高,凡是干瘪破损的黄豆都清除掉。同时,他又精心设计小画册,介绍盐卤豆腐的特色,在城市消费者中形成品牌效应。

父亲:过去做豆腐是苦力

儿子:现在省心又省力

“打铁做豆腐,过去是农村最苦的活计。”薛于波介绍:这两件事都费时费力而且有风险,弄不好就白费劲。他学做豆腐时,二叔反复告诫:不能怕累怕苦,眼要灵活,手脚要勤快,还要善于动脑子。比如煮豆浆的火候、点卤时机和量的把握都是非常讲究技巧的,火候未到不成,过犹不及,拿捏之间,需要经验,也要心有灵犀一点通。

但在薛从明看来,跟着父亲一起做豆腐,是一种锻炼,一种放松和享受。“以前是人工推磨磨豆浆,费时费力,现在有了磨浆机,几十斤黄豆半小时就能磨成浆。”他与父亲分工:父亲负责烧锅,他负责看锅内豆浆;父亲做豆腐,他做卜页。在卜页箱内,随着手腕的旋转,快速均匀地将豆腐脑浇在布上,然后覆盖一层棉纱布再浇。再用自制的机械运用杠杆原理将其中的黄花水压出。近百斤的石锁要搬上搬下好多次,薛从明手臂肌肉变得结实,身体也精干有劲了。

以豆腐传家的薛家,除了一户还在老家办村宴业务外,其他都已进城,在上海、苏州、南京、盐城等地落户。2008年秋天,薛从明邀请老摄影家曹群去堰南村拍全家福,让薛于波十兄妹合影留念。著名书法家臧科为照片题词:“十全十美全家福”。薛于波感叹道:“我们兄妹都子孙满堂,生活幸福,祖辈梦想成真啦。”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