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10-11 09:54 来源: 字号:


从前车马很慢

□仇宏娟

又一个忙碌而充实的工作日结束,回到家总是习惯性站在阳台远眺窗外的夜色,伴着星星点点,思绪回到了多年以前,脑海里逐渐浮现出好些画面,清晰依旧。

小时候,生长在市郊的我,与盐城的距离大概30公里,“盐城”于一个几岁的孩童而言,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存在,似梦似幻。爷爷的自行车座载满了我的整个童年,每次坐上爷爷的车座,总是满脸好奇又略带委屈地问:“爷爷,我什么时候才能去盐城呀?你带我去好不好?”爷爷总会抬头望向远处,不紧不慢却又带着遗憾地说:“等你长大就可以去啦,去那里看看城里的景象,感受城里的生活。爷爷的自行车太慢,去一趟太久了。”问的次数多了,很自然地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盐城太远,要长大了才能去!

长大些,新的代步工具不断出现,因省时省力逐步取代自行车,自行车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了。爷爷添置了摩托车,得空便会带着我去盐城转转。爷爷骄傲地说:“来看看,这就是盐城!”而我,惊喜之余权当圆了儿时的小梦想。彼时的盐城,有标志性的大铜马、有繁华热闹的建军路、有人山人海的双元路夜市……爷孙俩穿梭在人群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大人们口中的“盐城”,触摸到它最真实的面容。

后来,上了大学,我与盐城的距离一下子拉长,从30公里到250公里。小时候几十公里便觉得遥不可及,如今250公里也不过是3.5小时的车程,来去自如,甚是方便!这七年里,印象中似乎每次回来都会有新的发现,让我眼前一亮:上一次,我发现了新开业的购物中心;这一次,我看到了新建成的高楼大厦;下一次,新的高架仿佛一夜修得,车水马龙中见证着这座小城的日新月异。

毕业后,我离开了生活七年的城市,回到年幼时心驰神往的地方工作。此刻,我与盐城几乎零距离,车马不再很慢,我用最真切的体悟感受它的点滴变化。

“喂,妈。好,我明早回去!”

妈妈的电话打断了我纷飞的思绪,回到现实中,开始拾掇回家的行囊。

享支付春风 伴时代变迁

□孟宁静

人海苍茫,人和人相遇的概率是五千分之一;心路无涯,人与人相知的概率是两亿分之一,但是短短40年,支付却从之前小小的“一张票”变成了现在的“扫一扫”。足不出户,资金却可以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出门不带钱,一部手机就可以把衣食住行的消费全部搞定。作为一名银行人,我总觉得支付方式的变迁是改革开放最好的见证。

我初中时寄宿在学校,特别记得爸妈第一次送我去学校报名,爸爸说,“好闺女,现金要放好。不够爸爸回家拿存折到银行取钱给你。”那时候,爸爸每次都是给现金,而我既开心又担心,开心的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人民币,担心的是摆放是否安全。最糟心的一次是居然收到了50元的假币,懊恼到自己一周都没心情吃饭。中学时代的现金支付感觉就像初恋,单纯中带着蹩脚的青涩。

等到考上了大学,办了自己名字的银行卡,每月定时收到生活费,每次看着短信,总是忍不住鼻子酸酸的。滴滴几声,短信通知我的卡上又多了几百元,我知道那肯定是爸爸抽空跑到银行给我汇的生活费。当时镇上没有银行网点,爸爸每个月都要骑着摩托车赶到县里的银行汇款。大二那年暑假,我硬是逼着爸爸学会使用网上银行,还记得爸爸当时固执地说,“我这跑几十里路心里踏实,这一丁点大的U盾我实在不放心呐!”如今爸爸不再倔强,最喜欢给小辈发微信红包的居然是他。

结婚后和先生分割两地,那几年他外派在国外,支付似乎带上一种相思不得见的苦涩味道。视频时他总是说,“乖老婆,八位数密码要记住!”先生办理了速汇金业务,也是通过这样最简单的美元汇兑方式给我寄家用。每次望着一串串来自大洋彼岸的数字,我心里的苦涩随着支付传递的爱恋而消散,似乎每个数字都是爱情的密码,诉说着亘古不变的相思和相守。

如今的支付总是带着惬意的微笑,三岁的闺女总是拉着我去游乐场,每次买票,丫头都说,“妈妈,扫一扫。”我想丫头这代人可能没有钞票的概念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货两讫”这样的词语对他们而言不如“二维码”来得言简意赅。

岁月流转,形式多变的支付方式更迭,唯我们心里的爱意不变。我感恩改革开放40周年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变,感恩这支付变迁带来的美好时代!

回家的路

□邓琳琳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瓦蓝瓦蓝的天空里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伯70岁生日,我一大早起来,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准备回家。

火车开动不久,对面的几个老人便围在一起互相交谈起来。老人们像是离乡多年,看着沿途在建的高铁,不停感叹盐城的变化。可不,改革开放40年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首要的就是路——回家的路。听着老人的感叹,我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

我的老家在阜宁县的一个乡镇上,虽距镇中心仅有几公里,但从我家到镇中心却没有一条像样的路。那年头,乡亲们挑柴担粮到镇上卖,只能靠一根扁担两条腿,一步一步艰难地沿着脚下杂草丛生、乱石垒垒的小路向前迈,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走的人多了,这条小路成了我们前往集镇最重要的路。“阜滨响,穷得叮当响。”虽然我的家乡特产丰富,无奈交通不便,酒香也怕巷子深。

上世纪90年代,一首旋律激荡的《阜宁精神歌》鼓舞了无数阜宁人走上了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新阜宁建设之路。1997年到2000年,阜宁人凭借勇往直前的拼搏努力,改写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风貌。我们乡镇从羊肠小道到砂石路、柏油路,再到水泥路,虽然这是一条不起眼的乡村公路,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之路。这不正是祖国旧貌换新颜、蒸蒸日上的真实写照吗?

2004年,我以优异成绩考入阜宁中学,离家30多公里的路程,让我永远铭记上学的艰辛。公共汽车是唯一适合我的交通工具,整个过程要花费半天时间,坐车坐得腰酸背痛。后来,上了大学,离家更远了,但是回家的路却发生了变化,到处是宽阔的水泥路。2014年,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在离家百十公里的盐城市区工作,开着小车沿着G204国道个把小时便能到家。

“到阜宁的旅客下车了。”列车员的提醒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40年过去了,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家的路也随着时代洪流而变迁,人们乘坐改革开放号列车,一路驶向美好新生活!

感受变化


刘伟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盐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盐城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时代的变迁,所有盐城人都为之振奋,为之自豪。作为土生土长的盐城青年,我感受着变化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体验,享受着变化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幸福。

我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小村子里,记得小时候上学都是靠走路,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十公里的路,陪伴我们的还有村民们放养的大鹅和小鸡。一到下雨天,鞋子是不敢再穿了,便光着脚儿在石子泥土地里行走。而现在,村里的泥泞小路变了模样,一条条水泥道路通到各家各户门口,逢年过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停放着小汽车。交通的变化在一个小农村可见一斑,人们出行方便了,日子自然也更舒心了。

小时候,我跟爷爷奶奶住一起,他们最疼我这个孙子了。家里母鸡下的蛋,他们每天都变着法子做给我吃。每逢过节的时候,奶奶会把农忙攒下的钱买点猪肉,他们却舍不得吃一口。当时爷爷在一家造纸厂做工,每年一次的工厂会餐爷爷都会带我去,那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日子,因为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而且肚子可以吃得饱饱的。现如今,每逢放假回家,奶奶都会准备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冰箱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存货。他们对我说,大伯大姑每月寄的钱他们都花不完,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天都能吃点好的,早就不用为吃发愁了。

那年,父亲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终究没能救回,当时我才九岁,亲戚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盼我早日长大成人,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年幼的我也树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健康成长,成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拿着固定的收入,养活自己和母亲。为了辛苦挣钱供我读书,母亲把父亲送给她的项链变卖了,还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而我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考入了一本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属于我们年轻人的机会越来越多。年轻的我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迅速成长,成为江苏银行的一名网点负责人。时代在变,梦想也在变,如今我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银行管理者,撸起袖子加油干,不负青春与韶华。梦想的变化,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身上体现了出来,时代在进步,连梦想也变得崇高起来。

物质丰盈的时代,给我们青年创造了很多新机会,我们也有更多的精力去追逐自己崇高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深深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感受着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幸福。

编辑:王海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