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符号,一条路的骄傲 ——社会各界热议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复位之三

2018-09-29 23:5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郑岁寒 陈婷 字号:

9月29日下午5时,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复位工程竣工。“大铜马”的回归原位,让盐城人一片欢腾。同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激发老城活力,推动建军路等传统商圈的发展和复兴,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建军路与解放路的交汇处中央,复位后的“大铜马”,马首朝东,常青环绕。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高扬前蹄的战马上……整个纪念塔高为10.12米,寓意新四军成立纪念日10月12日。塔基座为黑色大理石材质,上有张爱萍上将亲笔题词:“新四军重建军部纪念塔”。

作为盐城的城市标志和铁军精神的象征,很多市民用“魂归”形容“大铜马”的重返。“新四军铜马是盐城人的灵魂,是盐城的骄傲。”86岁的陈玉和与老伴徐秀英拄着拐杖,抬头仰望雕塑,满脸欢喜,“复位是众望所归”。“盐城人的‘魂’回来了!”市第三人民医院医生刘成霏也很兴奋,围着纪念塔转了一圈又一圈,从各个角度拍下“大铜马”的英姿。“为民所想,兑现政府承诺”“盐城的地标、盐城人的情怀,早应该回来了”……采访中,市民发出如此感慨。记者发现,当天很多市民特地赶来看“大铜马”,经过路口的市民也会放缓脚步,行注目礼表示致敬。

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院长陈洪全一直关注“大铜马”复位的进展。他说,随着城市的扩大,大量人口从市中心向外围迁移,中心城区出现了“空心化”的苗头,建军路商圈单中心的地位自然下降,商业消费呈现分散化格局。加快建军路商圈复兴,要树立“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挖掘铁军精神、城市记忆、老城情怀等建军路的不可替代性;科学确定建军路商圈建设范围,邀请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参与策划设计,合理布局商业、办公、消费等多元业态,不断引入新鲜力量推动商圈蜕变;同步推进周边棚户区改造,提高城市商业服务能级,切实增强主城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有历史底蕴的建军路才会给人亲近感和熟悉感。”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副研究馆员陈宗彪建议,以“大铜马”复位为契机,加快建军路文化符号的挖掘、凝练与创新。他认为,建军路商圈的复兴,要将建军路的商业开发与历史传承和保护结合起来,保留老盐城记忆,深化街区红色文化符号,让更多的人通过建军路认识盐城、读懂盐城、品味盐城;尤其是对沿线的《江淮日报》报社旧址、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旧址、江淮银行旧址、华中党校旧址等作系统的整理、串珠和提炼,恢复建立红色遗址的微缩景观地带,与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大铜马等互为呼应,进一步展示盐城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

编辑:韦海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