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镇村盐阜行”①:追寻“红色记忆” 探索“红色文脉”

2018-04-16 22:17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陈和洲 赵亮/文 王金成 王焱/摄 字号:

1943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在滨海县滨海港镇头庄村正式出刊。75年来,这里已从“渣草洼”发展成整洁优美的新农村——

追寻“红色记忆”探索“红色文脉”



4月14日,下午3:40,滨海县滨海港镇头庄村二组。

  一堆黑色多孔的废砖石,散落在路边一块油菜花田地间。“看!这一片就是你们《盐阜大众》报创刊旧址。”顺着居民范荣云手指的方向,75年前的报社,只剩下印刷厂屋基的几块潮石,传说中的泥墙草屋已不复存在。

  “那些茅草房经受几十年的风吹雨淋,许多年前全塌了。”70岁的居民王恒余说,“我记得报社旧址还在的时候,除了门朝西有一排房子外,朝南的方向也曾有一排屋子。”

  “谁会想到,享誉革命老区的盐阜大众报,就是先驱们在泥墙草屋里生产出来的。”头庄村老党员、59岁的曹克剑禁不住唏嘘道,“如今的废墟,算是仅存的一点儿历史印记吧。”

  在曹克剑的记忆里,报社当时用的房子都是用泥土和草混在一起建成的,为了让房子更牢固,这些石头都是专门从海里捞上来,作为房子地基使用,象征盐阜大众报办报精神,经历多年风雨,永固不衰。



△滨海县滨海港镇头庄村二组,《盐阜大众》报创刊旧址前,记者们在采访当地村民。


走在绿荫掩映的路上,寻根者的脚步再次唤醒了村庄的记忆。曹克剑从头庄村党总支部找到一份“全国革命遗址普查登记表”,上面记载着《盐阜大众》报创刊地旧址的史料:

  1943年2月,日伪军调集两万多兵力,对我盐阜区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为避敌锋芒,我盐阜区党政机关分别分散到农村及沿海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斗争活动。

  为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罪恶行径,教育宣传和鼓舞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1943年4月25日,中共盐阜地委决定,在阜东县(今滨海县)苇荡乡(即今滨海港镇)施庄头(今头庄村)一施姓农民家创办《盐阜大众》报。

  这个创刊时仅有茅草房和锅屋的报社,正是今天《盐阜大众报》的前身。当年,盐阜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阑西兼任报社社长,赵平生(又名黄则民)担任主编,地委宣传部华应申、孙克定、洪芷等人协助编写各类稿件。

  历史上的《盐阜大众》为中共盐阜地委机关报,创刊初期,为8开4版,是一张通俗报纸,始终突出时事宣传,大力宣传“人民战争”思想,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惩奸反霸和大生产运动中的典型事迹。

  1945年10月,《盐阜大众》报址迁到淮安。该报从创刊到迁走,在滨海县共计两年零8个月的时间,时间虽短,但发挥了较大的宣传鼓舞作用。

  当年为了保护盐阜大众报的安全,老百姓也经常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走进村里,上年纪的头庄村人都能讲上一段当年鬼子突袭报社的故事。

  “有一年,十几岁的村民施锦良放羊时,被鬼子抓住带路去头庄村。”曹克剑说,“他(施锦良)故意走弯路,要过陈新河时,鬼子让他下去试探河的深度,他故意蹲在齐腰深的河里,直喊‘太深了,过不去!’骗鬼子绕道,给报社的成功转移创造了宝贵时间。”

  另一则故事说的是,交通员施浩善身背办报“巨款”路遇鬼子,在柴荡里蹲伏3天3夜,忍饥挨饿,分文不少。老人们回忆,当年报社三面柴滩水荡,只有一条小路进出,隐蔽性极强。听说鬼子扫荡经过,村民紧急帮助报社将机器物资藏入柴荡深处,无一损失。

  事实上,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年代,滨海人民在盐阜地委、阜东县委和新四军第三师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下,党政军民学合力斗日伪、反扫荡、反伪化、除恶霸、搞生产、办水利、兴农商,滨海大地因此被创建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大后方。

  比如,新四军第三师军工部、《盐阜大众》报、盐阜印钞厂等一批重要单位迁址或兴办于滨海,持续开展抗日斗争,或支援抗战前线,或培养输送党的干部人才,为粉碎日伪军的封锁、保证党的工作正常运转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过,时过境迁。曾因地理偏僻帮报社躲过鬼子扫荡的“渣草洼”,后来却也成了制约地方发展的“短板”。由于位置太偏,头庄村始终没有工业经济。2010年之前,甚至还是镇里有名的“六零二五三八”经济薄弱村。

  曹克剑坦言,“所谓‘六零二五三八’,说白了就是因为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智障患者和留守的中年妇女。”

  直到最近几年,当地通过不断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才逐渐缓解了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政策,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养殖业后,全村经济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头庄村正大力实施“基层+基础”的扶贫思路,向着“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有村容整洁的居住环境”目标努力前行。


数据显示:去年,头庄村规模养猪户有32户,每户每年出栏量在300头左右。另外,养鱼400亩、养羊500多只、种植浅水藕30多亩。

  谈及未来发展,该村党总支书记陆连银更是欣慰道:“为了能够连接上正在北移的328省道,村里已经建起了一条长2.6公里、宽6米的水泥路。相信一旦交通便捷,头庄村的发展一定能够大变样。”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短短数年,头庄村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从以往的“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变。如今,他们正大力实施“基层+基础”的扶贫思路,向着“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有持续稳定的集体收入、有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有村容整洁的居住环境”目标努力前行,步履稳健,渐行渐近。


老报摘要

1943年4月25日,盐阜大众报正式出刊。在第一期报纸上刊出发刊词:诸位,我们老早出的盐阜报,大家看不大到,或者看到也不大明白。后来有人想出一种泥腿子报,专给不识多字的大众看,可惜因为扫荡——出不出来。但是在反扫荡期间,诸位一定更想知道天下大势,国家大事,以及反扫荡的消息。所以我们出这个大众报,用极粗浅的文章和图书,登载盐阜区以及国内外的新闻消息……还希望大家多投稿多提意见,好使这报纸改好起来。


各界评说

深挖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滨海县滨海港镇党委书记 于惠

近年来,滨海县滨海港镇结合实际,立足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基点,坚持以红色基因带动乡风文明、以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全方位打造“红色文化重镇”。

  滨海港镇原名振东乡,因革命烈士陈振东而得名,是苏北地区的红色乡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现存有《盐阜大众》报社旧址、海防旧址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以红色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一步,镇里将继续以保护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为主线,投入人力、财力、物力,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切实将《盐阜大众》报社旧址、海防旧址发展成为县、市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滨海港镇对外展示的红色名片,在全社会形成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为全镇乡村振兴打造红色文化“新引擎”。


在传承保护中挖掘红色优势

滨海县党史办公室主编 徐寿春

《盐阜大众》报社旧址是先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记录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真实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

  近年来,滨海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做好革命遗址保护修缮工作,对全县范围内的革命遗址进行了普查登记,组织人员逐一造册登记,加强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组织党员干部、青年学生前往参观,加强新时期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红色文化遗存是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将着眼于红色文化的开发和挖掘,把红色文化、红色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承。


期待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

滨海县滨海港镇头庄村三组居民 王安军

头庄村,过去在滨海县滨海港镇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其实并不叫“头庄村”,而叫“头庄垛”。如果按区域分块的话,得分好几个“垛”,而这“垛”大多为地势低洼的危险地带,人称“渣草洼”。

  然而,历经数十载发展变迁之后,头庄村早已不再是那个记忆深处荒无人烟的偏远禁区,转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整洁优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也在一天天提升。

  就拿我来说吧,十年前还是个干苦力的木工。改革的春风吹到头庄后,我响应政策号召,回乡改行养猪。这些年来,我每年都养40多头生猪,家里的收入也是蒸蒸日上。靠着自己的努力加实干,咱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老百姓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强革命红色遗址保护与开发力度,把我们头庄村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让我们老百姓越来越富裕。


要事记录

1948年底,头庄村解放、进行土地改革

1980年,头庄村分为头庄村与五丈河村

2001年,头庄村与五丈河村合并为头庄村

2011年,头庄村脱贫


编辑:周 实习生:王小璇

编辑:周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