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喜庆之中学传统国学 学校社区猜谜做灯喜迎元宵

2018-03-02 09:44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陶秋凤/文 张一轩/图 字号:

猜灯谜、包汤圆、做花灯……昨天上午,盐城景山小学师生携手亭湖区毓龙街道八十间社区党总支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热闹闹的庆元宵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猜灯谜。

300个灯谜猜得嗨

悬挂在操场上的各式各样的花灯,把学校打扮得喜气洋洋。每个花灯下面都挂有灯谜,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这个灯谜的谜底是什么呢?“是手!”五(1)班的学生蒋玥反应灵敏,一下子抢下灯谜,兴冲冲地跑去兑换奖品。拿到一支全新的钢笔,蒋玥有礼貌地向发放奖品的工作人员连声道谢。

“山上还有个山,打一字。不就是‘出’字嘛。”五(2)班的蔡谨怿很开心,“运气真好,一出手就拿了道简单的题目。”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要求打一个字的灯谜,一下子难住了同学们。已经猜出好几个灯谜的五(1)班同学刘凯文一下子卡壳了,“哪有四个山的字啊?”几位同学正在七嘴八舌想着办法的时候,突然听到同学葛廉诚大喊:“我知道啦,是田字。四个山,一个口朝上,一个口朝下,一个口朝左,一个口朝右,然后向中间移动,重合起来就是一个田字。”

△做花灯。

300个灯谜很快在学生们的兴奋声中一抢而光,现场气氛高涨。本次灯谜内容涉及面较广,有来自生活、科学方面的知识,也有《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知识。“我们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钢笔、笔袋、橡皮泥等小奖品。”八十间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爱萍说,“让学生们在灯谜竞猜中,启迪了智慧,收获了乐趣。”

一起包汤圆、吃汤圆

另一边,三年级的学生正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穿着围裙、戴着一次性手套,化身大厨,正准备包汤圆。桌子上盘子、小碗、锅、勺、桌布……物品样样俱全,芝麻、红豆沙、蓝莓酱、桂花……各式馅心应有尽有。

△同学们一起猜灯谜。

“来,让阿姨教你们。”来自八十间社区工作人员加入到孩子们包汤圆的队伍中。“取一小块面团放在手心,用小拇指压出一个小窟窿,再轻轻放上一点馅,然后把面团向中间捏紧,再放手心搓一搓,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老师将事先和好的面团分到孩子们的手上。三(3)班的赵欣怡取出妈妈提前准备好的芝麻馅,一一分给同一小组的小伙伴。“以前妈妈教过我的。”小女孩捏紧面团、搓圆,做得有模有样的,汤圆的个头差不多大小。小伙伴凌滋君可是第一次搓汤圆,有点慌张。面团在手上有点干,一下子全散开了。赶紧学着同学的模样,滴两滴温开水,重新揉面,很快一个漂亮的汤圆便出来了。

三(2)班的刘子杰也是第一次做汤圆,摆出了大小不一的两排。因为个头太小,包不了馅,只能是实心汤圆,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很是骄傲。有的小同学则图省事,直接拿着成型的汤圆在芝麻馅心里滚一滚。看着黑乎乎的汤圆悄然而生,周围的同学哈哈大笑。

很快,各色汤圆下锅,一些孩子拿着勺子在锅边“翘首以待”了。热腾腾的汤圆刚端上桌,很快被一抢而光,手慢一些的就只能望“盘”兴叹了。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搓汤圆。

用废旧物品做花灯

“阿姨,这些花灯可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这个是用饼干盒制成的花灯。”五(4)班的江南正忙着给自己的花灯剪纸、装饰,“这是海绵宝宝花灯。”

“我这是梅花灯。”陈雨欣同学用7个一次性茶杯做成了一个漂亮的花式花灯,非常漂亮。

课堂上,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花灯的起源及寓意。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每人都亲手制作一个精致的花灯。孩子们将自身的创造力融入了花灯的制作中,有的在花灯的样式上做文章,“喜羊羊”“小蜜蜂”“光头强”……有的在材质上下功夫,红包纸袋、一次性饭盒、饼干罐、光盘……废旧物品都用上;还有的则在“心愿卡”上花心思,每个小灯笼满满都是孩子们对父母、亲人、老师的真诚祝福和美好祝愿。

“我校开展庆元宵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维。”活动中,校长严安明告诉记者,“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亲身体验和了解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继承和弘扬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