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伪造借条被罚款一万元

2017-12-07 16:10 来源: 字号:

日前,开发区人民法院在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中,查明原告乔某伪造作为重要证据的借条,严重妨碍法院审判秩序,该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乔某作出罚款10000元人民币的决定。

该院在审理乔某与被告曹某甲、陈某、曹某乙等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查明原告乔某通过拼凑合成,然后以彩色复印的方式伪造作为本案唯一证据的借条,冒充原件向法院进行举证。由于被告未到庭参加庭审,无法到庭质证,在审判长洞察乔某可能涉嫌伪造证据并与其谈话核对时,其仍然否认其伪造证据的事实。后乔某在审判人员晓以利害后,其慑于法律的威严,向法庭承认了伪造证据的事实。

据了解,曹某甲、陈某向乔某借钱并出具了相应的借条,但因被告曹某甲和陈某所涉债务纠纷较多,且目前下落不明,实际上已无还债能力,而曹某甲和陈某的儿子曹某乙有资产可以追偿,于是乔某通过拼凑、彩色复印等方式伪造了被告曹某乙作为借款人签字认可的“假借条”,以试图使法院判决曹某乙对借款承担共同偿还责任。但不曾想其“掩耳盗铃”的行为,被法官识破。

开发区法院认为,乔某伪造重要证据,妨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损害了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行为性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民事诉讼程序,遂作出上述决定。乔某当庭表示接受法院的处罚,引以为戒。

【法官提醒】

近年来,案件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的案件时有发生,这种行为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和社会影响。一方面,严重妨碍人民法院审理秩序,法院为了确认证据的效力,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取证,浪费司法资源;另一方面,当事人故意伪造证据的行为,往往都是为了攫取不正当利益,其主观恶意明显。诉讼中的“造假”行为不仅触犯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更有可能在一些情况下触犯刑事法律规定。而造“伪证”的行为一经法院查证属实,就会依照法律,追究诉讼参加人的相关法律责任。因此,法官提醒大家,诚信诉讼不仅是对个人的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内容。切勿因为一时的利益铤而走险,因为你所面对可能不止是罚款,甚至拘留,更有可能是刑事的处罚。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一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五条 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单位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被拘留的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在拘留期间,被拘留人承认并改正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解除拘留。

徐连成 徐冬冬
编辑:徐潇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