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最美警察评选】大丰这位戴墨镜的警官 用真情温暖群众

2017-11-27 10:13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倩 通讯员 丁炜锋 陈诚 字号:

编者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闻警而动、惩恶扬善,始终站在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前沿;他们昼夜巡逻、调解纷争,坚持护佑人民群众的幸福平安;他们微笑待民、执法为民,力求将方便送到群众身边,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传播了公安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旋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积聚警民共建平安的合力,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公安局、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盐城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第五届“盐城最美警察”推介评选活动,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候选人的先进事迹,向大家讲述平凡中闪光的警察故事,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评选。

在大丰区南阳镇,有一位人民警察天天戴着墨镜,行走在田间地头,走访在群众家中。不熟悉的人,也许认为他戴墨镜是为了耍酷;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患有严重眼疾,因医生要求佩戴墨镜。他就是南阳派出所社区民警冯普晴。

近日,记者在大丰区公安局采访。该局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南阳派出所教导员刘金龙10月24日给他发来的短信:“老冯又住院了,昨夜一夜没休,审一个案子,今天发作了。”这位负责人说,老冯的精神让他感动。

短信中的“老冯”就是冯普晴。9前年,冯普晴从部队转业到南阳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民警。5年前,由于劳累过度,患上一种叫急性色素膜炎的眼疾,每次发作,双眼红肿,不能见强光,即使没有发作时,受到强光刺激也会产生不适。

△冯普晴(中)走访在田间头。警方供图

输液时,还想着案件情况

10月23日晚,南阳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辖区内发生一起盗窃案件,嫌疑人是同村一名58岁的男子。接到报警后,冯普晴一夜未休,对案件进行仔细审查。“凌晨3点多的时候,我眼前突然模糊起来,我就估计眼疾又发作了。”冯普晴轻描淡写地对记者说。尽管如此,冯普晴还是坚持到早上8点将案件移交给刑警大队,才躺下休息会,当他起来后,双眼已经看不清了。

“我让他赶紧去医院治疗,他却说还要把手里的工作再捋一下。”南阳派出所所长孙爱君告诉记者,一直拖到24日上午,冯普晴才入院接受治疗。

“到了医院,医生直接在他眼睑处注射了药物,又安排他吊水,本以为这个时候能让他安心休息一会,不料他还想着案件的情况,还不断叮嘱我把他的手机放在枕头旁,以防所里来电话。”冯普晴的妻子王冬梅是一名医护工作者,丈夫的眼疾是她一直担忧的事,“医生告诫过他,这种病不能过度劳累,不能受强光刺激,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脸型变样,甚至骨质疏松,可他总不听劝,每年都要发病好几次。”

王冬梅佩服丈夫的责任心,但也担心哪天他的眼睛“真瞎了”。25日上午拔完针头,冯普晴对妻子说,下午区公安局要到所里检查工作,恳求妻子送他去单位。医生直接回他,“你是不要命了!”王冬梅对记者说:“最终还是没拗过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回开车送他去所里了。”

冲上去,夺下精神病人乱舞的刀

社区民警的工作不仅仅是处理矛盾,还经常面临危险。去年9月的一天,冯普晴接到一个报警电话,称一位精神病人病情发作,扬言要砍人,还要自杀。他立即和同事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只见一位男子手里拿着一把菜刀站在屋顶上乱舞,冯普晴不顾危险立即从后面爬上屋顶,迅速把这个男子手中的刀夺走,并在其他民警的帮助下,将对方制服。

冯普晴所在辖区内有精神病人,危险时有发生。在送精神病人就医途中,被对方偷偷携带的小刀划伤手臂,至今还留着一道长长的伤疤;在一次出警的现场,被一名手拿砖头的精神病人砸中腿部……“这是我身为警察必须要面对的,我不去做谁去做。”事后回忆起来,冯普晴一脸淡然。

“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面临的事情纷繁复杂,但不管遇到什么状况,我们都不能临阵退缩。”冯普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3年前,值班的冯普晴接到投诉电话,在通白公路上,几十位行人被蜜蜂蜇伤,他立即出警,刚到现场,一窝蜂的蜜蜂就朝着他袭来,“当时我的右眼角被毒蜜蜂咬得肿起两个大包,很多行人都立即去医院了,但我必须要等到养蜂人,把事情处理结束才能走,不然会有更多的人被蜇伤。”冯普晴坚持守在蜂窝旁,终于等到这名来自浙江的养蜂人,在他的坚持下,对方同意将蜂窝撤走。

待事情处理完,他的眼睛、头部已被蜜蜂蜇得不像样。其实他的眼疾,是最不能被蜇的,任何发炎、化脓,都将直接诱发病情,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他已全然顾不上。

巧调解,让纠纷群众握手言和

从军营到警营,冯普晴适应的时间很短,除了迅速掌握专业知识以外,他更多的是出现在田间地垄上。“农村社区民警,是与老百姓、与泥土坝子打交道,不俯下身段,根本不行。”冯普晴感慨道。

10月初,辖区两位村民家收到了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但这场因土地界址引起的纠纷,却并没有随着到来的判决书而解决。“你家多长一点庄稼,占了点地方,他家就不服气,也要多长一点,慢慢地,路就越来越窄。”冯普晴说,为界址纠纷,村干部多次出面,也起不到效果。

“村干部、民警的劝说均无效,那么子女的劝说能不能起到效果呢?”想到这,冯普晴立即找到其中一户人家的女儿,在他的一再劝说下,这位女儿答应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当晚,冯普晴重新拟定了一份协议书,经过一夜的讨论,凌晨4点,双方终于同意协议书上的决定。“冯警官为这事,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就为他的这种工作精神,我的68岁的老父亲同意让步了。”事后,这位女儿说。

对于群众工作,冯普晴始终相信,只要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对方就会被自己的诚意打动。2015年9月,村民胡某驾驶拖拉机压坏了邻居王某的庄稼,王某一气之下将通往田间的坝头土路挖开一条大口子,阻止胡家拖拉机及板车通过,同时也给村民出行带来严重不便,村组干部多次协调未果,只得报警,可由于双方意见分歧很大,一直未能达成协议。冯普晴从未想过放弃,无数次地奔波于胡、王两家,在他的努力下,这起经过半年之久的拉锯战,终于圆满解决。

“老冯40岁到公安系统,虽然只是一名普通民警,做着平凡、琐碎的事,但他始终任劳任怨、踏实勤勉,在普通的岗位上发挥价值。”教导员刘金龙感慨道。据记者了解,仅今年以来,冯普晴成功协调处理了80多起矛盾,群众满意率100%。社区民警冯普晴,心里装着的都是百姓。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用实在赢得了社会尊重。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