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收获喜悦播种希望

2017-11-17 15:11 来源:胥艳 倪圣明 字号:

眼下正值“三秋”这一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井然有序穿梭于田间,广阔的田野里是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连日来,亭湖区各地、各相关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全力以赴抢收抢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好秋收秋播攻坚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秋收、秋种机械化“唱主角”

11月10日,亭湖区南洋镇方向村的稻田里,几辆收割机正来回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割机上方连续甩出被绞碎的稻草,尾部则不断往外吐出黄灿灿的谷粒。一亩水稻不到15分钟就收割完成。村民张海顺站在自家田坎上,看着这收获的场景,笑得合不拢嘴。“今年我们家种了6亩田,以前人工收要好几天,现在收割机1个半小时就都收完了。用农机太省时省力了。”说起这收割机作业的好处,张海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雇请一台收割机收稻子,每亩农机作业费70元,15分钟收完,效率又高又省事。要是雇人收割一亩水稻,需要两三个强劳力割上一天,花两百元还不一定有人愿意来,费时又费力。”

近年来,亭湖区积极落实国家扶持农业机械化政策,引导农民成立农机合作社,购置农业机械,逐年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耕收率,农机已经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全区现有高性能联合收割机900多台,玉米收割机25台,大中型拖拉机700多台,手扶式拖拉机1000多台,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秸秆还田机600多台,三麦条播机近1000台,秸秆打包机40多台,有力地保证了秋季农作物收、耕、种的全程机械化。

农技人员田间地头“开良方”

11月12日上午,亭湖区黄尖镇农技中心技术员徐志国深入田间地头,加强麦子播后田间管理,指导新同居委会二组村民仇斌才抓住当前麦田杂草草龄小、便于施药的时机,对能进行化除的田块及时进行化除。“秋季化学除草是麦子田间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杂草是麦田重要的生物灾害之一,不仅与作物争夺水肥,妨碍收成,而且也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若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产量损失,甚至出现绝收的现象。”徐志国介绍。仇斌才一个劲地感谢技术人员。“我去年种的30亩小麦获得了大丰收,尝到了种粮甜头。前阵子,我打算再扩种10亩,却为选种犯了愁,徐志国专门给我们介绍了新品种。播种之后,又来教我化学除草,真是太感谢了!”仇斌才向记者介绍。

“三春不如一秋忙,夏收夏种管一年,秋收秋种为明年”。在秋播的关键时期,亭湖区各地适时开展了以秋播技术、良种推广及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的田间管理技术服务活动,帮助指导农民抢抓农时,及早开展秋播秋种,采取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满足农民对科技种田的迫切需求,在农村掀起了农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田间地头“闹”秋播的阵阵热潮。9月份以来,全区共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农技培训11期,培训农民1200余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5000余份,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农技明白人’,为提升秋收秋播质量提供了良好保证。

农业结构调整让土地成为“聚宝盆”

11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亭湖区新兴镇新界村的江苏翡翠湾花木基地,只见大棚内密密麻麻种植了许多五彩缤纷的多肉植物。基地负责人徐海江正在仔细盘查每颗栽种入土的多肉植物。“现在植物的存活很关键,影响着明年的长势,温度、湿度、浇水都需要严格控制,要趁着现在气温还没降下来,抢抓种植时机!”徐海江说。

“在亭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花卉农业的形势下,我专门流转了110亩土地,投资3000万元建立了这个多肉植物基地,目前一期已建成钢架连体大棚35000平方米、苗床10000平方米,引进多肉植物80多个品种共500万株,努力将其打造为盐城最大的多肉观赏植物种植和培育基地。”徐海江介绍。

蔬菜园艺、林果苗木花卉、休闲旅游观光是亭湖区秋播规划与结构调整重点推进的三大产业。连日来,亭湖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人员,打好农业结构调整突击战,确保圆满完成“今年3万亩,三年9万亩”的任务,真正实现布局调优、品种调特、效益调高的目标,努力让土地成为“聚宝盆”、大农业成为“致富源”。

编辑:左武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