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瓷刻艺术传承人陈银付 用锤与刀在瓷器上刺绣

2017-09-21 16:1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倩/文 郜野乔/图 字号:

工匠档案

在一件件瓷器上,如何刻画出玲珑有致、神态逼真的图案?其实,这真的不简单。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中,瓷器的雕刻难度最高。因为瓷器的釉面光滑且脆弱,用钻刀在釉面上刻画,无疑是硬碰硬,稍有不慎就会破裂,一件作品往往就前功尽弃。

37岁的陈银付,专攻瓷刻艺术,迄今已20个年头。首届十大“盐城工匠”之一,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丰瓷刻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正在筹建专业的瓷刻艺术博物馆。

△陈银付左手拿着钻刀,右手握着小铁锤,凝神创作一幅瓷刻作品。

一根头发敲击几百次才完成

10月29日下午,在位于大丰区东方1号创意产业园内的办公室里,陈银付正在创作一幅瓷刻作品。瓷面上一位沧桑老人,面部轮廓初现,但头发、胡须等还需一笔笔刻画填充。陈银付左手拿着钻刀,右手握着小铁锤,不停地用铁锤轻轻敲击钻刀,发出“砰、砰、砰”响亮又均匀的声音。

创作过程中的他十分专注,令人不忍打扰。有人形象地将瓷刻比作瓷器上的刺绣,难度极高。一件瓷刻作品从设计、渡稿、雕刻、赋色、整理到装饰分六个步骤,而他当天在做的,属于雕刻步骤,每一笔只能在瓷面上留下一个点,点连成线。就连一根头发,都要敲击几百次,才能完成。

这项创作需要极大的耐心,一天从早到晚,不停敲击十多个小时很正常,有时为了完成一部作品,需耗费三四个月的时间。这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陈银付说,“一旦有错,就无法挽回,不像在纸上绘画,还可以擦掉。而且瓷刻对手中力的掌握和控制,要求很高,有时候力稍微重了,突然出现一个裂缝,创作一两个月的作品就报废了。那种心情,真是非常沮丧。”生性倔强的陈银付曾经历若干次的失败。

在长期的探索中,他逐步把油画、国画、书法等技法融入瓷刻工艺中,并在选材上大胆尝试,创作出大量艺术珍品。

记者看到,在他的画室东墙,摆着一幅《齐白石肖像》。在一个直径25cm的瓷盘中,齐白石老人满口银须、神采奕奕,瓷刻线条细腻,面部特征凸显,高光点缀,形象十分逼真。

在另一幅24cm×110cm的瓷板上,一群麋鹿回归故里时急切奔跑的神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准确描绘出麋鹿奔跑的姿态,他在麋鹿保护区的丛林中观察了两个多月,直到麋鹿的形象完全烙印在脑海中。

《水浒一百零八将》是他创作的又一幅与家乡有关的“大丰名片”。从人物创作开始,到亲自奔赴江西景德镇定制瓷板,他先后耗费了两年多时间。最终,在108块瓷板上将108将生动展现,作品气势恢宏,人物个个特征鲜明,呼之欲出。他犹如一位出色的舞蹈艺术家在方寸之间尽情施展自己的舞姿。

2010年10月18日,在上海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水浒一百零八将》瓷刻作品荣获特别金奖,这也是该领域国内的最高奖项。一位参会的工艺美术老前辈看到这幅作品后,称赞陈银付“是一个会让钢钻在瓷板上翩翩起舞的人”。

△瓷刻过程中,对创作者手中力的掌握和控制,要求很高。

与作品“对话”妙不可言

是什么机缘,让陈银付走上了这条鲜有人涉足的瓷刻之路?1979年,他出生于大丰区小海镇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是祖父的一件“小发明”,启发他走上了追求瓷刻的艺术道路。

三十多年前,在大丰的小海、大桥、西团等地,农村邻里之间常因红白喜事要借用汤匙、酒盅、斗碗等餐具,祖父为了防止被邻居借用时错乱或丢失,动起了“小心眼”,用钢钻在餐具上“叮叮”、“咚咚”,经过一番雕凿,“陈记”的字样便呈现在眼前。

从小喜欢画画、书法的陈银付看到这些刻出来的字样惊喜不已,“瓷器上竟能凿刻出文字,如果能在瓷器上凿刻出精美的图画,该多好!”他说。

为了满足陈银付的好奇心,祖父找来碎瓷片让他练习敲击。在祖父的指导下,手法的姿势、击打的频率他竟学得有模有样,爷爷笑了笑说:“我只能教你这么多,以后的路你自己走吧。”自此,在陈银付幼小的心灵上就烙下了瓷刻的印记,也激发了他对艺术的向往。

具有一定美术天赋的陈银付知道,要在瓷器上凿刻美术作品,就必须以绘画为基础。1989年,他开始系统地学习素描、色彩、速写。1995年,他考入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工艺美术系学习,专攻瓷刻工艺。1999年他到中国美术学院深造油画专业。“瓷刻,拼到最后,其实比拼的是美术功底。”他说,瓷刻是用钻刀在瓷器上“绘画”,而素描是用笔在纸上绘画,“两者只是工具不同,本质是相似的。”

如今在老家小海镇上,他建起了自己的瓷器工厂,“一幅瓷刻作品要想成为精品,在瓷器的选用上要十分考究,好的瓷器纹理和质地都更自然。每一幅瓷面都是人工做成,再放进窑里烧制而成,摸上去,并不是非常光滑,但正因为这种不光滑,才更显质感。”

“其实,我从这门艺术中,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他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是能与作品产生“对话”的,而这种互动,更让他深刻体会了创作的“妙不可言”。在他的画室内,一进门能看到一幅襁褓中婴儿的瓷刻,酣睡的神态十分可爱。“这是我爱人在怀孕6个月时,我产生的创作灵感,当时我特别盼望能见到还未出生的孩子,所以特地创作了这幅作品。每刻上一笔,我都好像在与孩子对话,有一种属于我俩之间的特殊的交流,旁人体会不了。”说这话时,陈银付脸上洋溢着慈爱与欣慰。

“还有一种喜悦,是历经数月完成一幅作品后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给予不了的。”他说。

对话匠心

陈银付:工匠精神是能工巧匠的特征提炼和品质体现,是敬业、乐业、精业、兴业的不懈追求,是精益求精,是精雕细琢,是精心打磨;工匠精神追求的是精巧、精细、精湛、精美、精良。

记者感言

陈银付得过很多大奖,也有很多头衔。但吸引我的不是这些,而是他对一门古老艺术的坚持,和他对这门艺术独特的理解。如何能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寂寞?在与他半天的接触中,在近距离观察他创作的状态后,我明白了,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热爱,赋予了他力量。

对待每一幅作品,他都像一个父亲对待孩子似的,用心呵护,倍加珍惜。他说很多次,都不想把这些艺术品进行出售,“万般舍不得”,因为里面凝结了自己太多心血和情感,已融为自己的一部分。

如今他创办的江苏侍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正越做越大,但他坦言,内心是有焦虑的。“因为要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真怕会影响了我的瓷刻创作。人的精力,其实是有限的。”

在一个文化创意机遇无限的年代,需要有文化商人,更需要有文化匠人。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