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公安局民警蔺悦手记: 小警花解决老问题

2017-08-24 09:42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 字号: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当前,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大落实”工作,广大党员民警紧贴公安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访出了许多感人事迹。8月17日起,本报以走访手记的形式与读者分享我市党员民警在大走访过程中的见闻和感悟。

△认真工作,一丝不苟。

对于夏天,高温是永远谈不完的话题。然而对于滨海县许许多多的居民而言,这个夏天,感觉更多的是温暖。今年起,滨海县公安局民警在上级的统一部署下扎实开展“大走访”活动,广大民警沉入社区、走入家庭,听民音、体民情、办民事、解民忧,民警走访的脚步不仅踏在了乡村阡陌上,更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

作为入警不满一年的新警,今年5月,我被分配到通榆派出所工作,为了尽快熟悉辖区情况,根据所长安排,我和师傅陈赛君一同投入到“大走访”工作中去,辖区的众多农户成为我们两个年轻女警的走访对象。

由于农村地区居民住房分布较为稀疏,这就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走更远的路、流更多的汗,但是这对于我们而言并不算什么,因为走访对象的质朴早就感染了我们。

“闺女,进来喝口茶啊。”

“姑娘啊,累不累?进来坐下歇息。”

这些是我和陈师傅每天听到最多的话,这些朴素的话语不仅扫去了我们的一路疲惫,也给我们注入了更多的走访动力。对于百姓的诉求、困难,我事无巨细地登记在走访表上,认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牢牢地刻在心坎上,并尽我所能地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带着礼品看望李大爷。

5月15日,我跟着陈赛君师傅来到了舀岗村村民李章艮家,刚踏入家门,他家里的情况就给我很大的触动。根据前期了解的情况和这天的走访我们得知,这个家庭非常特殊,全家人中能正常交流的却只有年逾七旬的李章艮老两口,一大家子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

家主李章艮今年已经70岁,儿子、儿媳都有智力障碍,不仅体弱多病,还经常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老两口不仅要种田养家,还要照应儿子儿媳的生活,孙子读书的费用也是老人负担,一家人生活相当拮据。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我十分同情老人一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老人一家解决点实际困难。

在随后的走访工作中,我们还了解到李大爷一家生活如此困难,却一直没有办理低保,在师傅的指导下,我立刻和镇里民政部门联系,得知由于其儿媳妇是黑户的原因,所以低保一直难以申请。原来由于智力障碍等原因,李大爷的儿媳妇并不能准确表达出其原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所以这么多年一直都是黑户,入户也成了这个贫困家庭的心病。

△鼓励李大爷的孙女好好学习。

在随后的工作中,由于岗位调整,我成为了通榆派出所的户籍警,虽说刚刚接触户籍工作,对业务知识还有些懵懵懂懂,但我还是将李大爷家的户口问题作为了我的“一号任务”和“头等大事”。

我一方面在户政中队和所内领导的指导下收集资料、补齐材料,另一方面多次到李大爷家走访,尽可能地收集信息,并通过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厘清李大爷儿媳妇户口的来龙去脉。

终于,在一系列的走访、调查后,李大爷儿媳妇戴某的户籍信息终于被确认。我也快速帮其完善了户口迁移材料。7月10日,李大爷儿媳妇的户口终于落了地。考虑到李大爷出门不便,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将户口本送到大爷家中,并带来民政部门告知其低保即将办成的好消息。如今,李大爷一家的低保手续已经办理完成,而我也会继续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这个困难家庭。

走访,不仅需要我们迈开腿去“走”,张开嘴去“访”,更要沉下身子去“听”,撸起袖子去“做”,也希望可以通过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的解决,让我在工作中进步,在走访中成长,在成为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道路上,铭记初心、笃定前行!

编辑:张文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