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惠民工程!射阳把“扶贫车间”建到农民家门口

2017-03-29 18:00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夏凡 通讯员 彭辰阳 张永成 字号:

  3月28日,在射阳县四明镇千亩日光大棚高效农业园区一间大棚里,几名农民工正用手推车运送有机肥、铺设地膜、点花、浇水。“自从镇里把‘扶贫车间’日光温室大棚建到家门口,周围许多农民都在这里干活。原来在家里种几亩薄地,仅能维持生活。现在土地流转出去的钱,再加上上班的钱,一年能挣四五万元,前不久还在县城交了商品房首付。”正在干活的射阳县四明镇塘东村村民刘锦华说。

  “扶贫车间”是盐城市委扶贫工作队和射阳县实施的一项扶贫政策,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农民就近就业。

  四明镇党委书记苏广军介绍,射阳县有10个省级经济薄弱村,其中有5个村在四明镇,该镇也是市重点扶贫乡镇。“为打赢就业精准扶贫攻坚战,我们把‘精准扶贫+惠民工程’于一体的‘扶贫车间’搬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

  四明镇文明村以前交通闭塞,贫困人口较多。近年来,村里成立食用菌协会,举办贫困户食用菌技术培训班,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总量规模,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平菇“生产车间”。如今的文明村不仅很快脱贫致富,许多家庭建有小洋楼,村里还搞了雨污分流工程,是全县第一个装上路灯的行政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文明村”。文明村的“扶贫车间”已辐射至全镇5000多户10000多人,每年投料量十万吨左右,每年纯赚5个亿。不仅富了一方人,还使该镇成了全国闻名的食用菌之乡。“食用菌的‘扶贫车间’投进的是棉壳和秸秆草料,收获的是大把钞票。”苏广军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射阳县还引导和鼓励福万家等有条件的企业进镇村安营扎寨,利用集体闲置土地、房屋等创办“扶贫车间”或扶贫加工点,吸纳贫困人口进企业务工。在福万家上班的沈广红说:“我们这些五十多岁无技无资、又有顾家‘任务’的中老年人,在政府的穿针引线下,也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增加收入。县里这种扶贫办法正对我们的胃口,见效又快。”

  目前,射阳县有“扶贫车间”3000多处,涉及食用菌、草编、纺织服装、渔网加工、药材、大蒜种植加工、生产制造、机械修配等;依托畜禽规模养殖场,新办了近百个扶贫基地;5万多亩日光温室大棚带动近3000个贫困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编辑:曹力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