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怀抱里的“小候鸟”

2017-03-13 09:04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赵伟伟 字号:

  3月11日,是射阳县黄沙港小学春学期开学后的又一次少年宫活动日,一群操着外地口音的孩子在各自喜欢的项目中,尽情地玩耍。他们是该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黄沙港镇国家级中心渔港边的“小候鸟”。

  近五年来,随着黄沙港国家级中心渔港的成功建成,以及该镇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来自辽宁、山东等十多个省份的万余名渔民来此出海生产。他们的子女就像候鸟一样往返于黄沙港与老家之间。据悉,每年在黄沙港小学就读的外省籍渔民子女达200人以上。

  “学校是这些‘小候鸟’栖息的绿地和湿地,而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都与我们本地学生有着较大差异,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的呵护。”该校副校长顾明智说,为了给“小候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该校启动了“关爱流动儿童温暖工程”。

  该校将关爱流动儿童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立“关爱流动儿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流动儿童档案,积极开展“心语心桥”师生谈心活动。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全校师生尊重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习惯,滋润了他们稚嫩的心灵,营造了浓烈的关爱氛围。

  为了让这些流动儿童拥有一个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该校实施“爱心家庭”管理模式,将流动儿童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4到5名学生组成一个“爱心家庭”。“爱心家庭”由一名老师担任“家长”,负责照顾“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学习,每天在“家庭日志”中记录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情况,还要为每个留守儿童过生日,让这些“小候鸟”感受到温暖。

  “我们学校‘爱心家庭’管理还要做到‘五个一’,即每周召开一次爱心家庭成员会议,每周引导孩子与爷爷奶奶通一次电话,每月引导孩子与老家亲人通一次信,每月爱心家长和孩子父母通一次电话,每月督促任课教师与孩子父母通一次电话,让这些流动儿童经常与家乡亲人‘亲密接触’,缓解他们的思乡情绪。”该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王远骝说,校少先队大队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流动儿童在校一样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对于“小候鸟”来说,黄沙港小学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新父母”。“针对有的流动儿童缺乏自信、成绩偏差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家长’会要求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一帮一’共同成长拉手对子,做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好伙伴。同时,我们班上的每一位任课老师都负责帮扶几名流动儿童,从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关心帮助。”五年级一班的老师张春艳告诉记者。

  该校从2012年开始创建乡村少年宫,现在已形成水鼓舞、织网、摄影、十字绣、琴、棋、书、画、足球等20个活动项目,这些流动儿童都参加了其中感兴趣的活动项目。“小候鸟”周庆诗高兴地说:“能参加足球活动我特别高兴,我们老家学校都没有,回家时跟以前的同学说了,他们都很羡慕!”

编辑:丽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