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8户家庭获评省“文明家庭”

2017-01-19 10:14 来源: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字号:

1月18日上午,首届江苏省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南京举行,我市仇爱清家庭、刘怀仁家庭等8户家庭荣膺江苏省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8户家庭分别是:亭湖区先锋街道东河新村的仇爱清家庭、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的刘怀仁家庭、盐都区郭猛镇刘垛社区的孙益海家庭、滨海县天场镇徐丹村的徐振理家庭、阜宁县新沟镇新东村的郭夕祥家庭、建湖县近湖街道管舍社区的唐光真家庭、城南新区黄海街道钱江社区的唐健家庭和阜宁县阜城街道林海社区的崔九宁家庭。

据了解,首届江苏省文明家庭的评选要求很高,必须达到8个标准: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敬业诚信、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因为是文明家庭的评选,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符合要求。此外,还设置了“负面清单”,十项内容只要涉及一项就一票否决。比如,家庭成员违法违纪;参与“黄、赌、毒”;在文明诚信等方面有不良信誉记录;发生家庭暴力等。

文明家庭说家风

孙益海家庭

你是我的支柱,我是你的拐杖

家训: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1月18日上午,在首届江苏省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孙益海代表表彰家庭做交流发言,“你是我的支柱,我是你的拐杖”。他和妻子武红梅共抗病魔、彼此相扶的事迹感动了现场许多观众。

孙益海是来自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郭猛派出所的一名基层民警,妻子武红梅,是郭猛实验学校音乐教师。“妻子为这个家庭付出太多太多,这份荣誉有大半是属于妻子的。”昨天回到盐城,他第一时间和妻子分享了这份荣誉。

孙益海告诉盐城晚报记者,1995年11月30日,他在一次收缴非法枪支专项行动中,不幸身负重伤,左腿被高位截肢。养伤的日子,妻子武红梅喂药、喂水、导尿,搀扶孙益海进行康复训练。这些枯燥吃力的事,每天要重复上百次,但没有一句怨言。在妻子悉心照料下,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重新站立起来。

失去了左腿,孙益海也曾不安、自卑,更有对妻子的不舍、心疼。妻子的回答却让他极为感动:“不论何时何地,我都是你的另外一条腿!”经历过风雨,两人的爱情和婚姻更加坚如磐石。

1997年底,在妻子的鼓励下,孙益海戴上假肢、带着没取出的36颗弹珠重返了工作岗位。20年来,他独腿行走乡村近两万公里,办理居民户政业务1.2万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无数次下乡补户口材料,没有交通工具时,妻子常常不说二话,驾驶摩托车陪他风里来雨里去。在为百姓群众服务中,孙益海也重新找回了人生的自信。

过去,孙益海家的家训是“与人为善,诚信做人”,如今他家的家训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孙益海说:“社会给予了我们很多,我和妻子希望在岗位上能做到最好,为群众多做点事,自己也会觉得特别充实。”

这样的家训影响下,孙益海先后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江苏好人”、“江苏最美警察”等多项荣誉,并被记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两次。武红梅多项教学成果获奖,先后被表彰为“中国好人”、“全国好警嫂”、第五届“江苏省十大优秀警嫂”、“盐城最美教师”。两人还将家庭小爱融入社会大爱,先后帮扶过10多位残疾人、10多户贫困家庭。

对儿子,两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夫妻相扶、孝敬老人、与人为善、爱岗敬业……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公益爱心,成为儿子最好的榜样。”孙益海告诉盐城晚报记者,儿子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15年,他们的儿子如愿以偿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成为一名准警察。

崔九宁家庭

把爱心从家里延伸向社会

家训:敬长辈,当好人,做好事

1月18日,阜宁县阜城街道的崔九宁代表全家,在南京接受表彰,在回来的途中,她接受了盐城晚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崔九宁是一名残疾人,小的时候,一场疾病阻滞了她的脊柱正常发育,成年后身高不到1米4。身体的残疾,没有让她停下追求真爱的脚步,2005年她和丈夫黎波在网络相识,并很快在现实中走到了一起。

婚后,崔九宁让黎波和远在云南山区生活的公婆和前妻的儿子举家北迁,来阜宁一起生活。“刚来阜宁的时候,孩子怕再次失去母爱,时常缩着自己幼小的身子对我说,要钻到妈妈肚子里,然后再生出来,这样就是妈妈生的宝宝了。”孩子的这句话,触动了她和丈夫的心。他们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不再生育,把全部的爱倾注到这个孩子身上。

“人们都说后娘难做,但只要将心比心,孩子一定会认可我的。”崔九宁把继子当成亲生的孩子,“现在孩子在学校尊敬老师,不仅学习有了长足进步,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很优秀。”崔九宁说,每当孩子和她走在一起,孩子总是帮她拎手提包,每天回来都会把学校里的大小事讲给她听。

崔九宁告诉盐城晚报记者:“母亲是医生,她是个特别善良的人,对我的影响很大。以前我家经济条件也不好,父亲在我10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给我治病也花去了好多钱。但是母亲只要看到病人有困难,就会给人家垫钱治病。邻居只要有困难,她也会想方设法地去帮。”现在崔九宁80多岁的母亲还和她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他们一家三代人都在做公益。

一直以来,崔九宁都是公益活动的热心人,每年参加公益活动20多次,捐钱捐物从来没有落后过,先后资助6个孩子。“第一个帮扶的孩子是山东的,这个孩子学校毕业后在阜宁上班。8年前的冬天,我遇见她的时候手上都是冻疮,让人看得心疼。我给她买了手套和冻疮药,并给她买了保暖衣服。”崔九宁说,山东女孩远离家乡生活不习惯,她就在家做山东菜给女孩吃。两年后,女孩去北京工作了,还在北京结婚成家,但逢年过节都给她寄上一份礼物、打一个祝福的电话。

良好的家风是要代代相传的。崔九宁认为,良好的家风能影响到孩子。“做公益的时候,我经常带着儿子一起,把学习用品和衣服送到受助小孩家里。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崔九宁说。

陈婷 祁佳
编辑:居奕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