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自“两保障、双规范”专项行动部署以来,我市司法行政系统紧扣“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社会安全稳定,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法律服务供给”核心目标,整合职能优势、创新工作举措,以“六维发力”的系统实践,将法治力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为盐城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碳路先锋”筑牢法治屏障。
筑牢法治根基,夯实保障发展硬支撑
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两保障”为导向,从立法、执法、普法三方面协同发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坚实法治框架。在立法保障上,聚焦产业升级、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开展《盐城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专项立法调研,同步推进涉企规范性文件清理,废除或修订滞后政策17件,确保制度供给与企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执法监管环节,创新推行“扫码入企”“检查合并”执法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多部门执法资源,对重点企业实行“一次检查、多效覆盖”,执法效率提升40%,既守住监管底线,又为企业减负松绑。
普法宣传则注重精准滴灌,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普法行动,组建“普法讲师团”“民法典宣讲团”等专业团队,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80余场,覆盖企业员工3.2万人次;制作《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点图谱案例读本》等实用手册,通过“线上云课堂+线下微宣讲”结合的方式,让法律知识直达企业一线,帮助企业提升依法经营能力,从源头降低法律纠纷发生率。
优化服务供给,打造规范营商软环境
围绕“双规范”要求,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以“优服务”为核心,在法律服务、纠纷化解、行政复议三方面提质增效,为经营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治服务。
法律服务领域,深化“法企同行”专项行动,全市213家律师事务所与4800余家企业建立“一对一”对接机制,提供合同审查、股权设计等定制化服务,累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7亿元;创新设立“涉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对企业紧急法律需求实行“24小时响应、3个工作日办结”,今年以来快速处理企业法律诉求320余件。
纠纷化解环节,构建“调解+仲裁+诉讼”多元解纷体系,在开发区、工业园区设立“企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吸纳行业专家、退休法官等组成专业调解队伍,今年以来成功化解涉企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1200余起,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超千万元。
行政复议方面,对涉企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行政复议申请均在2日内予以受理,材料不全的“容缺审理”,并做好释法明理“一次性告知补正事项”。运用“四步化解法”,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有效实现行政程序实质终结和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实质救济。在今年以来受理审结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中,共纠错3件,调解11件,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创新治理模式,激活助企发展新动能
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以“谋创新”为抓手,将数字化改革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在智慧司法、基层普法等方面探索突破,为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智慧司法建设上,实现公证办理、仲裁申请等服务“一网通办”,今年以来线上办理涉企法律服务事项5600余件,办事效率提升60%;推出“电子公证书”“远程视频公证”等新服务,为异地经营企业节省时间成本。
基层治理层面,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大力培育“法律明白人”“纪法明白人”,在社区、园区建立560个“法治微站点”,及时收集化解企业周边矛盾纠纷,今年以来解决企业停车难、物流通道不畅等问题47件。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吉德龙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