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节,稻浪翻滚。又是一年丰收时,射阳大米集团的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
10月30日,记者走进射阳大米集团,厂区前的空地上,一辆辆运输车辆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将封装好的真空米砖、编织袋大米逐一搬入车厢。阳光下,透明包装袋里的米粒颗颗饱满,泛着莹润的光泽。
循着机器的轰鸣声步入生产车间,弥漫在空气中的清新米香扑面而来。车间内,流水线上的传送带载着饱满的糙米匀速前行,碾米、抛光、色选……全自动化设备正有序运转。
“从稻谷到大米,需经过六道工序。”生产部副经理李挺指着现代化生产线介绍道,“我们这套系统全程由电脑控制,不仅能最大限度保留大米的原生结构与营养,而且锁住了原始的新鲜与口感。”
在这里,从自动包装到码垛,成品米经过装袋、封箱、仓储,全程只需两到三人辅助操作,成品米完成整个入库流程仅需不到一分钟。
品质,始终是射阳大米的生命线。检测中心内,技术人员正用精密仪器对每批次成品米进行抽检。“我们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溯源体系。”品控部副经理殷伟卿手持检测报告说,每一粒米,都能追溯到它的来源地,包括土壤数据、灌溉水质,甚至具体的收割时间。
这份对品质的执着,早在播种之初便已深植土壤。射阳大米集团拥有约5.2万亩优质粮食种植基地,与江苏省农科院携手,成立“江苏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和“博士工作站”,将科技基因注入传统农业。
“从育种研发到标准化种植,我们已试验近150个品种。”殷伟卿透露,目前,已成功培育出三个“射阳大米”专用原种——“鹤乡粳”1、2、3号。其中,“鹤乡粳”2号已进入品种申报阶段,2025年底通过国家审批后,将实现射阳大米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零的突破。
如今,射阳大米的足迹已遍布各地。入驻全国28家大型商超、3000多个连锁门店,开设41家直营店、500余家联营店,在天猫、京东等平台设立12家官方网店,销售网络覆盖27个省市……“数字背后,是消费者对射阳大米的认可。”运营部经理朱正明表示,在华东和西南地区,射阳大米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单冬 通讯员:杨雨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