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沈长英的幸福人生与红色传承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10-14 17:43

10月13日清晨,秋日的阳光穿过薄雾,洒满射阳县长荡镇云安村仇克江家的小院。红灯笼沿着院墙挂成一串,彩绸在风中轻轻摇曳,亲友们的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与“祝您生日快乐”的歌声交织在一起,一场温馨的百岁生日庆典正热闹进行。轮椅上,身着崭新花红色秋衣的沈长英老人,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慈祥的笑容,偶尔伸手摸摸重孙递来的气球,四世同堂的热闹场面,成了秋日里最暖的风景。

镇村登门送温情,四世同堂享天伦

“沈老太,祝您福寿安康。”当日9时,长荡镇便民服务中心与云安村“两委”干部一同登门道贺。他们手中捧着鲜红的祝寿匾,“福寿康宁”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谢谢你们还惦记着我这个老太婆!”沈长英握着云安村党总支书记董春的手,声音虽有些沙哑,却充满活力。

寿宴的餐桌上,早已摆满精心准备的菜肴:热气腾腾的红烧肉、金黄酥脆的炸鱼、寓意“长寿”的面条,还有老人最爱的金刚脐和豆沙月饼。72岁的大儿子仇克江忙着给亲友倒酒;70岁的大女儿仇克娟坐在母亲身边,不时给她夹一块软嫩的鱼肉;67岁的小女儿仇克梅则拿着手机,记录下母亲与重孙、外重孙女互动的温馨瞬间。“妈这辈子不容易,现在能看着一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就是她最大的心愿。”仇克江感慨道。

沈长英的重孙子仇建豪今年21岁,已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只见他高高兴兴跑到老人面前,兴奋地说:“老太,生日快乐!我给您唱首歌吧!”说完便哼起了《小星星》。老人听得格外认真,伸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眼神里满是疼爱。一旁的亲友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定格下这温情画面。“现在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红火,老人能活到百岁,还能享受天伦之乐,真是福气。”邻居苏正华笑着说。

老人闲不住,村口传红色

时光回溯到39年前,沈长英的丈夫仇士培因病离世。那时的云安村,还是以农耕为主的村落。原本不富裕的家,日子也瞬间变得更加艰难。沈长英没有被生活压垮,白天忙农活,晚上帮邻居缝补衣服,换些零钱补贴家用。“妈总说,人穷志不穷,只要肯干活,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仇克江说,母亲的坚韧深深影响着家人,他们兄妹都保持着母亲勤劳的习惯。

熟悉沈长英的人都知道,她有两个“特别的习惯”,几十年从未改变。一是爱“动”: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她就会拄着拐杖在村里串门,遇到早起的邻里,总会热情地打招呼,问问“早饭吃了没”“田里的庄稼怎么样了”;就算坐在家里,也闲不住,一会儿动动腿、一会儿搓搓手,偶尔还会帮着儿媳韩风英做些家务。“婆婆常说,人老了不能懒,多动动才有力气。”韩风英笑着说。

二是爱“讲”——讲徐云安烈士的故事。云安村是以革命烈士徐云安的名字命名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云安村人,沈长英从小就听长辈讲徐云安的事迹。“1944年农历正月十四深夜,时任潭北区民兵中队长的徐云安回家的行踪被敌探发现,汉奸董汝友率十余名日军围堵其住宅,以机枪封锁门户劝降。徐云安怒声驳斥:‘宁做枪下鬼,不当汉奸官!’他把子弹上膛,准备同敌人拼搏。此时敌人已将他家东墙捣毁,企图将他活捉。在万分危急之时,他拔出门栓冲到门外的河里,爬上岸伏在河南边的一座坟上,敌人再次对他攻击,用排枪疯狂地扫向他,最终徐云安不幸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光荣牺牲。他用热血践行了对家国的忠诚,牺牲时年仅36岁。”每次讲起这段历史,沈长英都会格外严肃,眼神里满是敬佩,手里还会不自觉地攥紧拐杖。

久而久之,她成了村里的“红色讲解员”。每到周末,村里的孩子们总爱围着她,听她讲徐云安烈士的故事,听她回忆过去的艰苦岁月。“老太说,要爱党爱国,不能忘本,我以后也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沈长英的大重外孙女唐雯靖说。这些红色故事,像种子一样扎根在孩子们心中,也让云安村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儿媳如亲女,家风传美名

“我这辈子没进过医院,多亏了孩子们孝顺。”沈长英常对人说。今年3月,老人不小心在家门口摔断了腿,儿孙们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轮流守在床边照顾。儿媳韩风英更是寸步不离,成了老人的“专职护理员”。

每天清晨,韩风英第一件事就是帮老人洗漱、换衣服,然后端来温热的金刚脐;中午根据老人的口味,做些软烂的面条或馒头,搭配蔬菜和瘦肉;晚上则会给老人擦身、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知道老人不喜欢空调和电风扇,夏天天气热时,韩风英就拿着蒲扇,坐在床边轻轻扇风,直到老人睡着;冬天则提前把老人的棉衣、被褥烘得暖暖的,让老人睡得舒服。

“韩风英照顾婆婆,真是比亲闺女还亲。”邻居刘其祥老人今年70岁,提起韩风英的孝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今年夏天特别热,我半夜起床,看到她家的灯还亮着,后来才知道,她怕老人热着,半夜起来给老人扇扇子。天冷了,她提前把老人的棉鞋烘得暖暖的,这样的好儿媳,真是少见!”

沈长英的侄儿沈玉广,曾任镇农机站站长,说起姑母的长寿,他感慨万千:“一是要感谢党的好政策,二是表弟一家孝顺。这种孝老爱亲的家风,不仅是他们家的福气,也为我们长荡镇‘孝老爱亲特色镇’添光增彩。”

长荡镇便民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德成介绍,近年来,长荡镇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通过评选长荡“好人”“孝老爱亲之星”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今年以来,我们镇已有5位老人迎来百岁生日,沈长英老人的故事,是我们镇孝老爱亲、幸福养老的生动写照。”

午后1时许,天空下起小雨,寿宴也接近尾声。沈长英老人坐在轮椅上,怀里抱着重孙送的毛绒玩具,看着眼前热闹的家人,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屋内的灯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这位百岁老人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这份跨越百年的幸福,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圆满,更是新时代农村老人幸福生活的缩影。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陆荣春 通讯员:黄继红 张建忠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徐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