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散,日微醺。夏日的余温未尽,秋意早已挂上枝头,这片由盐碱荒滩蝶变的生态花海,以明艳色彩勾勒出彩虹条纹等艺术图案,宛若大地绘就的油画长卷。
曾经白花花的盐碱地
如今已成为
中国连片种植郁金香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
“中国郁金香第一花海”

荷兰花海的前身是一片盐碱荒滩,如今已变成占地600公顷的大花园。这里种植3000余万株郁金香,品种300多种,每年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
生态打底,让花海“活”起来。“我们不是简单种花,而是要让这里成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园艺总监周伟每天清晨都要巡查花田,他带领团队推行“有机种植+天敌防控”模式,禁用化学农药,在花田间隙种植波斯菊、紫花苜蓿等蜜源植物,吸引32种传粉昆虫、28种鸟类在此栖息。景区还打造120亩人工湿地,通过沉水植物净化雨水,每年减少化肥使用量超20吨,土壤有机质含量10年提升37%。

以花为媒,荷兰花海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文旅“高价值”。通过花间市集、民俗展演等活动延伸消费场景,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并联动周边乡村开发田园民宿、花卉文创等体验项目。
“在景区养护花草,比以前干农活轻松多了。每天跟花打交道,心情也非常好,干活特别有劲。”在这里工作8年的王翠银笑着说。

荷兰花海不仅带来观赏价值,更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景区通过“旅游景区+种球基地+农户种植”的模式,带动周边8个村的3000多农户从事花卉种球产业,每年人均增收3万多元。
新丰镇全心村党总支书记奚圣军介绍:“我们周边四个村的村民有的参与育苗,有的承担运输等劳务。目前我们村有几百人在荷兰花海工作。”

当花卉与生态共生
景观与产业联动
这片郁金香花海不仅能扮靓大地
更能成为绿色发展的富民引擎
如今
新栽的水生鸢尾正沿着湿地蔓延
书写着下一个绿色传奇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程伟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