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入中华骨髓库开始,我就期待着这一刻。”9月29日,在南京明基医院,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街道办事处社会事业服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刘琪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她成为我市第151例、我省第1697例、全国第211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去年5月,刘琪参加无偿献血时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为了给血液病患者更多希望,她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3月27日接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我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问我是否愿意捐献。我听了特别高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34岁的刘琪说,“是幸运之神让受助患者与我结缘,让我们的生命惊奇地联系在一起,让我这个普通人也有机会做救人英雄。”随后,她积极配合完成捐献前的全面体检、高分辨配型复核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刘琪的捐献情况比较特殊,签完同意捐献书时,她的体重不到60公斤,而匹配上的患者身体偏胖、体重偏重,刘琪单次理论最大捐献量难以满足患者救治需求。刘琪获悉情况后,表示可以为患者连续捐献两次。但医院认为,捐献的前提首先是保证捐献者的身体健康,短期内捐献两次并不是最佳的办法。
如此情况,该怎么办?“‘过命’的交情需要双向奔赴!请红十字会的同志立即联系患者,让他努力减重,我努力增肥,我们一起达到捐献最佳条件。”刘琪立刻前往市第六人民医院,找到营养科主治医师,寻求“营养秘方”——让她既不影响身体健康,又能快速增加体重。最终,在医生指导下,她成功增肥10多公斤。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觉得,女孩因有爱才更美丽、更恒久。做这件事,我一点也不后悔!救人比什么都重要!”刘琪说,“捐献让我更明白了健康和生命的可贵。愿远方素未谋面的朋友接受治疗后能够早日康复。”
9月29日下午,在南京明基医院,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停止运转的“嘀嘀”声,最后一滴造血干细胞悬液顺着长长的导管缓缓流入采集袋中,刘琪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她表示,捐献完成后身体状态良好,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血液病患者。
随后,装有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采集袋被红十字会志愿者放入医疗箱,送往患者所在医院。“正因这份人道、博爱与奉献,我才得以拥有第二次生命,迎来人生的新春天。救命的恩人啊,往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把您的精神融入血脉,让博爱的种子在我的生命里生根发芽、长成大树、广播新种……”受助患者在写给刘琪的感谢信中写道。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陆荣春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