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时评丨齐抓共管遏制“电捕鱼”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29 17:26

近年来,在我市一些城郊乡村,“电捕鱼”这一非法捕捞行为如同顽疾,屡禁不绝,严重威胁着水域生态的平衡与稳定。“电捕鱼”是利用电流将鱼类电晕或电死以进行捕捞,这种“绝户”式捕捞的行为,看似简单,实则危害巨大。

首先,其生态危害触目惊心。电流所到之处,不分物种大小,鱼虾贝螺均难逃厄运。幼体直接死亡,成体丧失繁殖能力,这对水域生物多样性是毁灭性打击,严重破坏生态链。其次,从长远经济角度看,这种掠夺式捕捞将导致河道渔业资源迅速枯竭,最终损害合法渔民的生计和可持续的渔业生产。更为严峻的是,“电捕鱼”操作本身极具危险性,因设备漏电、操作不当导致人员伤亡的悲剧年年上演,教训惨痛。

面对非法捕捞的蔓延势头,我市集中力量、重拳出击,开展了一系列联动举措,全力守护水域生态。市农业农村局按照《“中国渔政亮剑2025”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部署,会同公安部门深化联合检查;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专项行动,聚焦“打团伙、查人员、端窝点”,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公布举报奖励办法,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大大提高了打击“电捕鱼”非法行为的效率和力度。

在宣传教育方面,各地通过社区海报、宣传手册、新媒体科普视频等形式,广泛普法。志愿者深入乡村,用通俗语言讲解“电捕鱼”对生态与生活的深远危害,让保护水域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科技手段在打击“电捕鱼”行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地区在重点水域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及时发现可疑船只和人员,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无人机巡逻也成为常态,它们可以快速抵达偏远水域,弥补人工巡逻的不足,让非法捕捞行为无处遁形。

我市多地多部门的联动举措,为守护水域生态带来了积极变化,但根治“电捕鱼”顽疾依然任重道远。下一步,仍需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全力守护我市内陆水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陈明慧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胥文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