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上“长”出抗日英雄!非遗大师妙笔还原《浴血御寇》震撼细节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8-05 17:41

近日,在东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爱心暑托班内,葫芦画《浴血御寇》一经亮相,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件特殊的艺术品。而这幅作品的创作者,正是74岁的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绘葫芦”东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何以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何以进心中充满崇敬之情,萌生了用自己擅长的葫芦画技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的想法。

为创作出贴合历史的作品,何以进查阅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资料书籍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当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在画面构思上,他力求精准展现我军将士在正义之战中所体现出的勇猛刚强。

从5月初开始构思,到最终完成,《浴血御寇》的创作历经50多个昼夜。创作期间,何以进多次易稿,精心挑选了适合这一题材的葫芦。时值盛夏酷暑,汗水时常湿透衣衫、浸湿画笔,为了能在7月底前完成作品,何以进依然怀着炽热的心,全身心投入创作。

这幅长38cm、高20cm的葫芦画,画面中心是一名身负重伤的中国士兵。他的头部被鲜血染红,却依旧咬紧牙关,顽强地与敌人搏斗,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整幅画面硝烟弥漫、刀光剑影、炮火轰鸣,将国共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一幅气势恢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

创作过程中,何以进追求真实与完美。对画面中人物的表情、服饰也一丝不苟。尤其是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军人的军服、帽子、纽扣的颜色和位置,都经过准确把握。通过这些细节的描绘,真实还原了那段抗日历史,让观者能深切感受到抗战的艰辛与伟大。

何以进感慨地表示:“创作这幅葫芦画,是想告诉后人,要铭记那段充满牺牲和抗争的峥嵘岁月,缅怀为国捐躯的忠魂烈骨,珍惜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宋晓华 文/图 通讯员:武桂成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马语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