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实并重”,飞出科技育人新高度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7-18 19:03

银白色的机身在空中稳稳悬停,忽然一个灵巧转向,俯冲后又骤然拉升!7月17日晚,在盐城市希文小学风雨操场上,一架架无人机如雏鹰展翅,划出流畅弧线。

正值假期,许多同龄孩子还在享受悠闲时光,希文小学“飞鹰航模队”的队员们已投入紧张训练,备战即将到来的全国大赛。前不久,他们在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江苏省赛中大放异彩,33名队员成功晋级国赛。

这支由希文小学航模社团组成的队伍,早已是全国无人机赛场公认的“劲旅”。自2020年成立以来,他们累计参加各级赛事28次,斩获国家级奖项369个。

在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中,孩子们收获的远不止证书和奖杯——有人在成败交替中读懂“坚持的分量”;有人在钻研机身构造时点燃“科技的梦想”;还有人将航模视作“亲密伙伴”,悄悄立下成为空军飞行员的志向。

伴随社团活动的一路“高光”,希文小学持续探索创新,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总动员”,共同托举起孩子们的“飞天”梦想,铺就了一条小学科技育人的生动路径。

指尖上的蓝天梦想:百人航模社团点燃科技热情

一款巴掌大的多旋翼无人机,想要平稳升空、灵活转向,需要精准操控遥控器,协调油门与方向、俯仰与横滚,对新手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在六年级毕业生薛东康手中,航模却格外“听话”,两手轻拨,模型便在空中轻盈舞动。

这位航模社团的“元老级”人物,已6次征战全国赛场,实战经验丰富。“只是看着难,真正上手就没有那么难了。”薛东康说。

二年级初入社团时,他也曾摸不着门道,首次参赛空手而归。凭着热爱与坚持,薛东康每天雷打不动投入一小时钻研技巧,从机身平衡到速度判断,技艺渐入佳境。这次省赛中,他在个人飞行和雷霆行动两个项目中表现优异,再次挺进国赛。

不过,比赛并不是航模练习的全部。对薛东康而言,航模是放松心态的最佳选择,“学习累了,操控一把就能满血复活。”未来,他想成为一名空军无人机飞控手,保卫祖国、逐梦蓝天。

另一块场地上,三年级的余书扬初学不久,练得格外认真。妈妈站在一旁,眼神里满是鼓励。

哥哥张书竹先加入了航模社团,一年下来,哥哥变化很大。“最明显的是爱动脑筋了。”张妈妈欣慰地说,“飞行如何更快?操作如何更灵活?遇到问题会自己琢磨解决办法,这是最难得的成长。”

在哥哥的榜样带动下,弟弟也欣然加入,全家都成了航模社团的“铁杆支持者”。

孩子们在训练中享受乐趣,家长们用支持护航成长。这份双向奔赴的热爱,让“飞鹰航模队”蓬勃发展。如今,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已有一百多名学生投身航模运动,形成了全国范围内规模可观、氛围浓厚的校园科技体育社团。

从小播撒科技的种子:培养的“第一位选手”考入清华

航模训练强度不小,飞机损坏是常态。训练间隙,几架“受伤”的航模被孩子们捧进工作室,陈洁梅和丈夫潘国旺早已备好工具等候。

螺丝刀旋开机身,检查桨翼、电机……夫妻俩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受伤的伙伴”就恢复了活力。

作为航模社团的指导老师,陈洁梅培养出来的“第一位选手”,是自己的儿子潘晨亮。

2014年,六年级的潘晨亮去上海科技馆看展,对航模产生了浓厚兴趣。那时候盐城研究航模的还不多,潘晨亮就买书回来自学。陈洁梅和丈夫也陪着儿子“捣鼓”,渐渐精通此道。这份对航模的热爱与钻研,助力潘晨亮考入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在陈洁梅看来,航模运动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技的种子,锻炼了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磨砺出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宝贵品质。2020年,希文小学开设社团,陈洁梅主动请缨,成为航模社团的指导老师。

航模是一项科技体育运动,离不开专业的器材和场地。学校高度重视,把风雨操场改造成国赛标准飞行场地,配备活动器材,并装备专用无人机教室、无人机工作站,为设计、研究、制作、维护提供专业空间。

5年来,陈洁梅几乎把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社团,白天带训练,晚上研究赛事规则,周末整理教学方案。在外单位工作的丈夫也成了“编外教练”,利用休息时间帮孩子们维修器材、辅导技巧。夫妻俩不仅带出来一批优秀队员,还培养了一支专业辅导员队伍。

每次外出参赛,统一的队服、飘扬的队旗和强大的后援团,成为团队屡创佳绩的坚实后盾。

日常训练时,不少外校学生慕名前来观摩学习,感受浓厚的科技探索氛围。

科教融合培育时代新人:让范公精神代代相传

8月14日国赛在即,希文小学副校长裴永江时常出现在训练场,为孩子们加油鼓劲。

作为领队,他亲历了队伍一次次征战,见证了航模比赛对孩子们心理素质的淬炼,也感受到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对学生的强大吸引力。

“航模训练融合了力学、物理学、设计学、无线电学等知识,更能激发孩子们的科研创新精神。”裴永江说,这份对“实践育人”的重视,深植于希文小学的基因里。

盐城自古崇文重教,北宋名臣范仲淹曾在此任盐官,修筑范公堤造福一方。希文小学东邻范公堤旧址,校名取自范仲淹之字“希文”。建校5年来,范公“劝学育才,经实并重”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经实并重,强调的正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希文小学党支部书记林玉平表示,“小学是提升科学素养、孕育创新人才的关键期,抓住这个科技育人窗口至关重要。”

践行“让每个学生都有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的理念,希文小学把课后服务变成“成长乐园”,推出科技、艺术、体育等3类20余门课程,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文体生活,航模社团正是其中最亮眼的一个。

暮色渐浓,训练场上的马达声依旧清脆。那些在指尖飞舞的航模,载着孩子们的梦想,飞向更远的天空。

九百多年前,范仲淹胸怀天下,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名句。如今,希文小学的孩子们传承范公精神,在“科技的天空”里勤学苦练,争做爱党爱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我们将继续加大社团建设力度,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让这群‘小雏鹰’真正鹰击长空、一鸣惊人。”展望未来,林玉平的话语里满是期许。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 殷俊杰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王心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