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献爱心,姑侄携手传佳话
2025-07-11 19:11 我言新闻

7月10日下午,市区中茵海华广场献血屋内,一段公益传承的故事温暖上演。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星级志愿者、盐都区冈中幼儿园老师赵艳娟像往常一样,利用暑假在此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服务,而身边多了个年轻身影——她的侄子赵黄宇。这是18岁的赵黄宇第一次走进献血屋,也是他人生中首次参与无偿献血。

“他看我老来献血,总说也要加入,这次终于如愿了。”赵艳娟笑着说。原来,赵黄宇家住滨海,趁着暑假来盐城游玩,特意跟着姑姑来到献血屋。作为今年刚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他刚满18岁,符合献血年龄要求。“前一晚,他在家说起这事,全家人都特别支持,既赞成他献血,也鼓励他进行造血干细胞留样。”赵艳娟介绍,侄子早就听她讲过无偿献血的意义,这次专门趁着来盐城的机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心。

登记、体检、采血……在姑姑的指引下,赵黄宇有条不紊地完成各项流程,成功捐献200毫升全血。看着侄子略显紧张却难掩兴奋的神情,赵艳娟不禁想起2018年自己第一次献血时的场景:当时也是在这间献血屋,她攥着登记表的手心微微出汗,护士递来的温热糖水还在杯壁凝着水珠。当针头刺入皮肤的瞬间,她下意识攥紧了拳头,直到看到血液缓缓流入血袋,耳边传来护士“您的血能救急”的话语,心里才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流。如今7年过去,当初那份忐忑早已变成笃定,她的献血证叠起来已有手掌厚,而眼前侄子的样子,恰似当年那个鼓起勇气伸出手臂的自己。

随后,赵黄宇还主动填写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书,完成血样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姑姑常说,‘人道、博爱、奉献’不是口号,是能实实在在帮到人的行动。”赵黄宇按了按手臂上的棉签,眼神坚定,“秋天我就要去上大学了,到了新城市也会继续参加无偿献血,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坚持下去。”

看着侄子的举动,赵艳娟十分欣慰。如今,她已累计献血39次,总量达14700毫升,其中献全血11次3900毫升,献成分血28次54个治疗量,为73名患者送去生命希望,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以前是我自己做公益,现在看到年轻人接力,特别欣慰。”她坦言,夏季高温导致献血人数减少,血库库存紧张,侄子的加入让她感觉这个下午的志愿服务更有意义,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年人加入无偿献血行列。

从滨海到盐城,从家庭支持到亲身实践,18岁的赵黄宇用200毫升热血和一份造血干细胞留样,完成了青春里的第一次爱心接力。而这份始于亲情的善举,正成为盐城这座城市里温暖的注脚,让“奉献”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陆荣春

编辑:梁鹤龄 崔治国 严蔷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