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来信丨终于找到你!盐城女儿37 年寻亲终圆梦!
2025-07-04 15:21 我言新闻
6月25日,南通如东静静的手机屏幕亮起,她用颤抖的手指划过接听键。浙江衢江警方张警官的声音穿透电波:“喜报!DNA比对成功了,你的生母是盐城的谭艳。”这一刻,37年刻骨思念轰然决堤,泪水模糊了静静的双眼——归家的路,竟走了整整13000多个日夜。
养恩似海
漏雨屋檐下的至亲
1988年8月18日午时出生的静静,生命初始便笼罩阴云。因体弱多病加之身为女孩,襁褓之中即被送出。更令人心碎的是,6个月大时突患肺炎,第一户收养人家竟将她遗弃于原盐城郊区义丰乡政府门口,最终由乡政府送入东台安丰福利院。
静静生命的微光,最终被南通如东一对善良的五保户养父母小心捧起。“尽管家徒四壁,连房子都漏雨,家里困难,但他们给了我全部的爱。”这对年迈夫妇倾尽所有,他们用微薄的收入为静静治病,咬牙供她读书,在漏风的屋檐下,以无条件的爱为静静筑起遮风挡雨的港湾。这份恩情,静静铭记于心。
然而不幸的是,25岁那年,养父撒手人寰。更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养母瘫痪在床。静静以柔弱之肩独自扛起照料重任,整整4年不离不弃,直至送别养母。静静再度成为“孤儿”,那份血脉深处的呼唤再也无法抑制。
孤勇寻根
一张红纸与千万次呼唤
养父母离世后,静静成家生子,生活归于安稳,但心底的空洞却日益扩大。她翻出生命起点的唯一信物——一张来自福利院的褪色红纸条,上面模糊记载着她的出生时辰与乳名。这张薄纸,承载着千斤重的身世之谜,成为她孤身踏上寻亲路的全部行囊。
今年6月5日,静静鼓起勇气向《盐阜大众报》“大众来信”栏目求助。几天后,《37岁女子寻找亲生父母》的报道带着她的期盼与酸楚,刊登在报纸显著位置。报道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姐姐也是1988年在安丰被领养的。”“我亲戚家的小孩跟你出生年月相仿,家里一直在找。”“出生年月甚至时辰都和我姐姐吻合。”……无数热心读者的线索如潮水般涌向编辑部。
与此同时,科技的纽带悄然织就,浙江衢江警方同心圆梦寻亲工作室迅速响应联动,张警官团队和热心志愿者高大哥迅速行动,高效运转的全国寻亲协作网络被瞬间激活。
血脉重连
DNA之光穿透37年迷雾
机缘巧合,静静寻亲的报道与相关视频,被热心网友精准推送到了她素未谋面的弟弟手机上。当弟弟看到报道中那熟悉至极的出生时辰,再对比静静的照片,血缘的直觉在惊呼中爆发:“所有的信息都对上了,我们长得好像。你应该就是我的二姐,爸爸妈妈一直在找你。”
6月17日,在浙江衢江警方严谨操作下,生母谭艳的血液样本被采集。高科技的DNA检验如同精密的时间解码器,层层剥开三十七载岁月尘埃。最终,科学的结论无可辩驳地宣告:谭艳就是静静的生物学母亲。自求助报道刊发仅8天,这条被阻隔了整整37年的归家路,迎来了震撼人心的终点。
悲欣交集
迟到的拥抱与永恒的遗憾
视频接通瞬间,跨越37年的母女首次“相见”。屏幕那头,生母谭艳早已泣不成声:“宝宝,鼓起勇气打你的视频电话,妈妈对不起你……”泪水洗刷着沉积半生的误解与愧疚。谭艳断断续续地解释,当年忍痛割爱,并非嫌弃女儿体弱,而是迫于那个年代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重压。他们将襁褓中的静静托付给一户“条件挺好”的亲戚,祈愿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万万没想到,亲戚竟在静静6个月大病中,狠心将其遗弃于乡政府冰冷台阶。
然而,在这份团圆的喜悦中,也藏着一丝遗憾。当静静目光搜寻着父亲的身影时,一个更沉重的消息如冰水浇下——她的生父,已于半年前带着未了的心愿与深深的愧疚,抱憾离世。“他一直在找我,找不到……以为我不在人世了。”静静说。弟弟转述父亲临终的哀叹:“弥留之际,他还反复念叨着你,说‘对不起她’。”生父终究没能等到视频接通这一刻,未能亲眼看见他牵挂了37年的女儿。
如今,静静的生命拼图终于完整。她哽咽着,话语里有泪也有光:“我是幸运的。”这份幸运,是漏雨屋檐下养父母毫无保留的养育深恩,也是血脉至亲虽迟到却终抵达的苦苦找寻。她有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有了姐姐弟弟的手足亲情。“很快就可以见面了。”静静说。
37年,盐城女儿穿越离散的荒原,在DNA绘就的生命地图上找到了回家的坐标。父亲那份未曾谋面的爱,与养父母倾尽一生的恩情,让静静觉得很温暖:无论走得多远,总有人在等你回家。

寻亲成功,一家团聚(杨莹制作)

短评:
心系万家灯火情牵团圆之路
37年光阴,13000多个日夜的思念与寻觅,静静终于在《盐阜大众报》与衢江警方的携手助力下,跨越离散的荒原,拥抱失散的血脉。这场催人泪下的团圆,正是“从大众中来,到大众中去”办报宗旨的生动回响——记者敏锐捕捉寻亲心声,一篇报道激起千层浪,让“大众来信”成为连接骨肉亲情的桥梁。市民朋友的热心线索与警方的科技力量,共同织就了这张弥合时光裂痕的温情之网。它深刻印证:当媒体真正俯身倾听人间悲欢,群众的力量便能汇成穿石之水,为最深的伤痕带来愈合的曙光。
静静的故事交织着至痛与至暖。养父母在漏雨的屋檐下以微薄之力撑起爱的港湾,这份恩重如山,她以孝心相报;而血脉之亲虽迟未缺席,母亲泣诉当年无奈,姐弟激动相认,纵使父亲未能等到相见一刻,抱憾离世,这迟来的团聚依然是命运最珍贵的补偿。我们为静静悲欣交集的人生拼图终得完整而深深祝福——愿亲情的暖流自此长伴,抚平岁月的沧桑。
身为记者,我亦是这大众中的平凡一员。静静寻亲的成功,让我更深感手中笔杆与心中热望的重量。恳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伸出援手,无论是离散家庭的线索,抑或您身边需要关注的急难愁盼,都请不吝告知。我愿以笔为舟,以心为帆,竭力将每一条承载希望的信息送达彼岸——因为万家灯火的团圆与安宁,正是我们共同守护的人间星河。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程兰霞
编辑:梁鹤龄 李艳 杨维欣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