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我仔细梳理大会上带回来的行业最新技术,力求将其消化吸收,为后续重点项目提质增效积累经验。”4月24日,江苏千和装配式建筑科技股份公司总工程师陈跃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一周前,他前往河南郑州参加了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5年工程建设行业绿色低碳建造工作推进大会,“这次学到不少装配式建筑工艺和绿色建造先进技术,对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很大。”
这位与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智能建造打了近二十年交道的“建筑老兵”,凭借科技创新方面的一系列突破,先后荣获盐城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并获得盐城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今年他获评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多年来,他怀揣一颗匠心,以“当匠人”“塑匠心”“立匠魂”为追求,在建筑事业领域传承“鲁班精神”,在创新中超越,成为一名具有“初心”“恒心”“真心”和“匠心”的行业先锋。
“我的起点比同龄人要低得多。”陈跃说,他的初始学历只有中专。“当年我从跨进盐城建筑工程学校大门时,就把建筑当成了追梦的起点,并且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大学梦,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每一门功课。”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之后又考上研究生,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陈跃求学的韧劲也为自己赢得了未来。
2005年7月,陈跃毕业后加入千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同期高学历员工不同,他主动选择扎根施工一线,在数十个基层项目中完成职业生涯的蝶变:从施工员起步,逐步晋升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最终成长为总工程师。现担任江苏千和装配式建筑科技股份公司总工程师,主持企业核心技术工作。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命脉所在。优良工程承载着全社会的信任和期待,也是一名优秀工匠矢志不渝的追求。”陈跃说。
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近二十年,陈跃始终坚守施工一线,先后主持了奥华家居生活广场、现代物流园公共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区、先锋实验学校等众多项目的施工,成为不折不扣的施工现场“班首”。
工作中,这位“班首”带领项目部成员,恪守“做细每一道工序,做精每一件产品”的原则,严格执行“质量不达标,坚决不罢休”的铁律;抓安全生产,他坚持每日巡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坚决做到当日通报、限期整改。正是得益于这种“恒心”和“绝不和稀泥”的工作作风,他所负责的盐城新洋实验学校南扩工程等项目获得盐城市优质工程奖,奥华家居生活广场、先锋实验学校、盐城市亭湖区第一小学等项目先后获得江苏省建筑工程质量最高奖项——“扬子杯”优质工程奖。
虽然陈跃还不到40岁,但他却比同龄人更成熟,也更能领悟传承的重要性。他认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千和这样的成长型企业更是如此。为此,在年轻人才的培养上,积极担起技术带头人的责任。
多年来,他通过“传、帮、带”对技术人员进行精心培养,把自己的学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技术人员,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渐渐地,年轻技术人员也成长起来,能够在项目上挑起技术重担,公司员工的整体技能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
建筑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唯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集团的支持下,陈跃牵头组织成立科技创新团队;在亭湖区总工会的指导下,他创建“千和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为助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这位年轻专家积极带领团队研究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制定科技创新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深度参与国家、地方、行业标准规范的编制、修订工作方案。他带领团队研究的科技成果《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第九届淮海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科技成果《BIM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项目,获得第十届淮海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科技成果《装配式建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操作法》被评定为“2022年度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