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2025年红十字应急救援联合训练在淮河入海水道通榆枢纽主水域举行,岸区上“跨域联动淬锋芒救援使命共担当”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来自盐城市红十字救援队、东台市红十字救援队、滨海县红十字救援队的志愿者,以及滨海县120医疗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共60多人参加演练。
7时30分,参训队伍完成装备清点。盐城市红十字救援队负责人手持对讲机部署任务:“声呐组检查水下定位系统,无人机组测试抛投精度,冲锋舟组进行引擎预热……”话音未落,3艘冲锋舟已驶入水域,引擎轰鸣声打破清晨的宁静。装备区整齐摆放着声呐探测仪、无人机、急救箱等专业设备,滨海县红十字救援队携带的新型声呐设备采用智能成像技术,可实时生成水下3D地图。滨海县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正在调试车载担架,担架上的心电监护仪闪烁着绿色灯光,预示着即将开启的“生命竞速”。
9时,演练总指挥接到“报告”称:模拟溺水者定位丢失,请求启动声呐搜救。滨海县红十字救援队根据指令,迅速操作声呐设备,2分钟后锁定水下的“疑似目标”。与此同时,东台市红十字救援队操控无人机升空,抛投箱精准落在目标水域,自动充气救生圈迅速展开。“声呐定位误差小于0.5米,无人机抛投准确率100%。”现场观察员报出数据。
“发现‘落水者’!”瞭望员一声高呼,3艘冲锋舟立即向目标高速逼近。盐城市红十字救援队的冲锋舟率先抵达,救援人员迅速抛出带绳救生圈,精准套住“落水者”。其他两艘冲锋舟分别从左右两侧靠近,形成防护屏障,防止水流冲击。
随即,模拟场景升级,“落水者”被救起时已“昏迷”,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转运。滨海县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携带担架冲至岸边,对“伤员”边做胸外按压边报数。与此同时,滨海县红十字救援队搭建起临时急救平台,设置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靠近。不久,“伤员”被平稳转移至救护车,车载急救设备启动,向医院方向疾驰。
练在平时,用在战时!东台市红十字救援队队长常勇表示:“每一次训练都是与时间的赛跑,我们多练一分,生命的希望就多增一分。”这场实战演练,不仅是对救援技能的检验,更是对“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生动诠释,标志着我市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向“跨区域、智能化、协同化”迈出坚实一步,为应对夏季洪涝等突发灾害储备更强的应急力量,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为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陆荣春 通讯员:叶为国
编辑:梁鹤龄 李艳 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