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琴,是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技艺,是制作古琴的雅称。在射阳,有一位斫琴师——徐广飞,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射阳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
古琴,亦称瑶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2003年,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斫琴,是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技艺,是制作古琴的雅称。在射阳,有一位斫琴师——徐广飞,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射阳古琴斫制技艺”传承人。
凭着一颗匠心,他在一凿一斧之间,斫制出一张张古琴,让一块块平凡的木头传出千年古音。
善弹者善斫
斫琴中的“斫”指刀劈斧砍。
斫,同斲。因为琴体有形状、有轮廓,斲更强调用斧头砍削出所需要的形状。
斫琴是一门综合性技艺,斫琴师要通晓音律、木工、漆艺、雕刻、美术等。
善弹者善斫。“会弹古琴,才会对古琴有理解、对声音有理解。”徐广飞说。
古琴的声音悠远、低沉、幽深、厚重、苍古。自古以来,古琴作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工具,体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
1984年,徐广飞在大学期间,偶然听到古琴曲《流水》,便对古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赴扬州跟随广陵派第十代传承人刘少椿长女刘如珍学习古琴。
大学毕业,徐广飞背着从老师处借来的古琴,回到家乡工作。在家中弹奏古琴时,被做木匠的祖父听到,这才知道徐氏祖辈好古琴、擅斫琴的家史。
“当时一张古琴300多块,相当于一名刚入职教师一年的工资。”为拥有一张自己的古琴,徐广飞开始跟着祖父学习斫琴的技艺,成为徐氏斫琴第五代传人。
“在扬州时,我住在琴厂里,平时帮忙干些粗活,无意中学了一些技艺。回家后,祖父又把斫琴每道工序的诀窍和细节,还有他的独门绝活教给我。”徐广飞说。
徐广飞承袭的是唐宋制琴工艺,还积极吸收最新的制琴研究成果。
徐广飞的“五知斋”古琴坊里,摆放着仲尼式、伏羲式、落霞式、神农式、蕉叶式、师旷式、绿绮式等不同形制的古琴。
在琴界,有“唐圆宋扁”的说法,即唐琴造型浑圆饱满,宋琴形制扁薄,琴面作弓形,弧度较宽扁。
“古琴的形制、尺寸、内部结构、材质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色。”徐广飞说。
好琴需得时光磨
徐广飞通常一次制作一批琴,一般四五张琴,最多十张琴。
“斫琴工艺复杂,包括审木、开形、掏挖槽腹、合琴、裹布、上灰胎、髹漆、上弦等200多道工序,全程耗时两年左右。”徐广飞说。
“好琴需得时光磨,急不得。斫琴往往不是人选琴,而是琴选人,心不静根本做不了琴。”徐广飞说。
斫琴从选材开始,便充满学问。
琴材以古为贵,绝大部分好的古琴,要用老杉木、老梓木制作而成,也有非常珍贵的老青桐木。
徐广飞会从全国各地搜罗老木料回来。它们大多是拆除的老房子上的房梁桁条,经过风吹日晒,水分蒸发,木材不会轻易变形。
制作古琴的通用选材搭配是“面杉底梓”或“面桐底梓”,也就是面板用杉木或青桐木,质地松透坚韧,利于琴弦的振动。底板用梓木,质地紧密且坚硬,其纳音振鸣效果极佳。
但每块木料都有自己的特点,纹理、密度、弹性、刚性等都会有差异。“斫琴要做到面底相合、弦木相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共鸣效果,做出制作者所需要的音量、延音能力和音色。”徐广飞说。
相合的过程,需要经历反复试音和调试,倾听发声是否均匀、音色是否协调等。
髹漆是制作古琴的重要环节,古琴经过髹漆后,不仅木质能得到保护,音色通透而稳定,还能增强琴体的美观和手感的温润。
上漆环节,每层漆都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缓慢干燥。一般温度25摄氏度左右、湿度80%左右,每层干燥或需数周之久。
每上完一遍大漆,要等阴干后才能再次上漆,如此往复,只有琴身的肌理与色泽达到满意的程度,才会停止髹漆的工序。
斫琴更斫心
徐广飞平稳地推动着手中的长刨,随着每一次流畅的推拉,一片片轻盈的木屑悠然洒落。
古琴坊的架子上摆放着各类斫琴工具,仅刨子就有10多种、铲子30多把,还有各种大小的锉刀、砂纸等。
古琴面板的槽腹不能挖得太薄,也不能太深,得有个平衡。槽腹开凿的深浅、大小都影响琴音,依赖于斫琴师经验与手感精准把握。
“手工制成的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浑厚、余音悠远,最大限度地保护木头的纹理和声音的质感,音质是现代机械制琴所无法比拟的。”徐广飞说。
对徐广飞而言,对制琴之道的追求探索没有终点。他经常查找翻阅古琴实物图谱和大量琴书文献,研究古琴斫制的各种版本资料,潜心揣摩。
古人对古琴的美好特征有九个字,也称“琴之九德”,是说一张理想的琴应具备九条标准,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
“古人的这个见解非常精辟,是一张琴很理想很完美的状态。”徐广飞说,比如匀不是绝对的均匀,是整体均衡的状态;圆是指声音的圆满具足,没有缺失,没有凹凸断续的感觉。
对斫琴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感知并抓住这些特征,根据材质本身固有特征,因材施“斫”,顺势而为。
如今,古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弹奏古琴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有利于古琴文化传承和发展。
徐广飞的儿子、侄子和外孙,都在学习古琴的弹奏和斫制。
宋人朱长文在《琴史·尽美》中说:“琴有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
斫琴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斫琴不仅是打磨一块木头,完成一份工艺,更多是斫心,一凿一斧、一锉一磨,都是对古琴传承的一次次思考。”徐广飞说,作为非遗传承人,他会继续以匠心致初心,让斫琴技艺传承下去。
盐阜大众报/我言新闻记者:戴汇 文/图/视频
编辑:梁鹤龄 胡丽丽 严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