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盐城市幼儿园第七届奇趣科探节在市科技馆正式拉开帷幕。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好奇心走进奇妙的科技世界,在趣味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

“好神奇呀!针穿过气球,气球居然没破!”科技老师现场展示的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当天上午,大班的孩子们围绕“趣玩科技节共筑科技梦”主题开展研学活动。

科技宝藏屋、地震体验馆、机器人乐园、科学魔法区里,处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亲手操作声、光、力小实验,聆听电弧“唱”出的动听歌曲,原本抽象的科学原理,一下子看得见、摸得着。在湿地与海洋场馆,孩子们近距离观察麋鹿标本、丹顶鹤蛋化石和湿地生态模型,了解家乡自然生态;走进球幕影院,大家带着满脑子疑问,沉浸式探索星空的奥秘。

据悉,在科探节正式启动前,幼儿园中班和小班就已经开展了相关研学课程。10月底,中班孩子在老师带领下走进盐城市植物园,开启了“小小科学家”的探秘之旅。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奇趣探秘员”,观察树叶、果实等的季节变化,切身感受自然规律。
亲子互动环节中,家长们陪着孩子一起做实验。有的用树叶制作特色泡泡机,看不同形状工具能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有的发挥创意做树叶皮影,在阳光下表演精彩小故事;还有的亲手捣碎树叶提取叶绿素,在手帕上印染出绿色印记……中二班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用树枝、树叶搭建的“空中溪流”格外有趣:他们把树枝交叉插进泥土,让起点高、终点低形成自然坡度,再在树枝上摆放树叶做成通道,最后沿着“水渠”倒水到终点的小桶里,完成“解救乒乓球”的游戏。

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提升了他们思维逻辑和专注力。孩子们在“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动手验证”的过程中,慢慢激发了科学探究的兴趣,初步建立起科学思维。这也是幼儿园“奇·趣”课程在家园共育中的一次生动实践,家校协同引导下,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主动学习、积累经验,体悟探索快乐与成功喜悦,为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小班、托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以“玩风啦”为主题的亲子秋游活动,活动将趣味科学探索和本土文化体验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又让他们在观察、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了科学感知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本次系列研学活动,是市幼儿园江苏省前瞻项目《支持幼儿科学关键经验自主建构的“奇·趣”课程实践》的重要实践载体。项目深耕幼儿本位理念,突破传统集体教学局限,创新构建“自主探究+场景浸润”的课程范式,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与亲身体验中,循序渐进掌握观察、比较、实验、推理等科学探究方法,自主完成科学关键经验的建构,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感、可玩、可悟的趣味探索活动,充分彰显了项目“以趣启探、以探育能”的实践特色与育人成效。(记者 顾善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