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明达中学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原创
我言新闻 2025-09-25 16:06

近年来,滨海县明达中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高质量党建贯穿于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努力探索一条以创新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奋力构筑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的新高地。

以身作则:把稳办学治校的“方向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领导班子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确保学校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通过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学校领导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切实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班子成员蹲点年级班级,结合备课组,深入教学管理一线,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校治理效能。

学校党总支委员分工负责条线工作,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融入德育、教科研、安全等各类教学管理实践,确保党组织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通过定期召开总支委会、党政联席会议,研判校情、教情、学情,研究决定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财务预决算、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实现了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形成了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有力监督的治理格局,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立德树人:筑牢全面发展的“压舱石”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学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构建起以思政课为主渠道,校内外交流联动,学科教学、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协同发力的“大思政”育人格局。

学校文科、理科、行政三个支部,与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深度融合。党员教师带头深耕思政课堂,推进“三五立学”课堂教学模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学科教学,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进校园”“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团会”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组织师生参加“宋公堤”红色研学之旅,探访周恩来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学法、修德”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先锋引领:激活师资队伍的“动力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学校党总支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注重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表彰“优秀党员”,开展“教学能手”“课改标兵”“最美教师”评选活动,激励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课程研发、课堂教学、关爱学生中,树形象、当表率。

实施“双培养”机制,努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依托党员名师工作室,开展青蓝结对、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生动局面。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激发了全体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融合创新:打造质量提升的“新引擎”

党建工作唯有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才能迸发强大生命力。学校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质量提升精准对接。

“党建+教学改革”:鼓励党员教师带头投身新课程改革、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开发校本课程,成为教科研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党建+德育实践”:组织党员教师带头指导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开展研学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文艺展演等活动,丰富育人载体,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党建+家校社协同”:贯彻群众路线,发挥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常态化组织“家校社”联动活动,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民主监督作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党建+智慧校园”:更新校园网络设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党建学习形式,提升管理服务效率,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管理现代化。通过一系列融合举措,学校党建工作做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避免了“两张皮”现象,使党建工作过程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成长、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形成了党建引领下教育质量节节攀升的良好态势。

实践证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高扬党建引领的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建工作成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持续夯实教育质量提升的新高地,努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志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