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组织了一支由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学工办主任顾清、团委副书记戴心怡及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季凡的带领下,顶着炎炎烈日奔赴滨海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途薪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红色历史的深度探寻,更是一次以艺术为媒介,创新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
红色足迹,寻根历史
活动首日,志愿者团队先后探访了“舜臣园”、滨海县“红色文化厅”以及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工作室等地。在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徐振理生动详实的现场教学下,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徐会长为师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大思政课”,激发了大家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崇高敬意。
深度交流,共谋传承
在随后举行的交流会上,滨海县委宣传部主任王爱军对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滨海地区红色文化的研究现状与成果。
他指出,滨海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系统挖掘与保护,已构建起一套特色鲜明的红色教育体系。顾清则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及意义,强调了通过艺术创作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会上,双方还就未来合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正式签订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协议,为后续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绘梦红色,手绘传情
本次活动还特别融入了艺术创作元素——绘制红色手绘画册。
设计艺术学院的师生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现场教学与深度访谈中收集到的英烈事迹与红色故事,转化为一幅幅生动感人的手绘作品。这些画册不仅记录了革命历史的瞬间,更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绘制过程中,师生们精心构思,巧妙布局,力求每一笔都蕴含深情,每一色都传递力量。从英烈的英勇形象到关键战役的壮阔场景,无不体现出对红色历史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再现。这些手绘画册不仅将在校园内展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还将走进社区,成为普及红色知识、弘扬革命精神的新窗口。
此次“红途薪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红色精神的寻根之旅,更是校地协同传承红色基因的创新尝试。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通过绘制红色手绘画册的艺术形式,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走进人心,激发了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青年力量成为红色薪火的“传火者”,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顾清 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