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的阜宁县陈集中学,晚风裹挟着书卷气,高三14班教室内却暖意涌动。8月31日晚7时,“十八而志逐光前行”的醒目条幅,悬挂的彩带与向日葵花束相映,可乐、摔碗等道具整齐摆放——一场专为54名同学筹备的18岁集体生日Party暨青春誓师活动在此启幕。活动以“纪念成年、激发拼搏”为核心,将班级成长与高考奋斗紧密联结,更让学校“坚·润”文化、“六润”育人体系在仪式感中落地生根,成为践行“办有温度的教育”办学目标的生动注脚。
青春分享:在“时光碎片”里品悟“润德润心”
活动伊始,“时光碎片——青春回顾”环节拉开帷幕。梁静、魏刘香、陈斌三位同学先后走上讲台,分享与班级的成长故事。作为活动音乐设计的核心成员,梁静的话语里满是感动:“我和魏刘香一起挑选了《追梦赤子心》等歌曲,当看到同学们挽着胳膊举着娃哈哈同饮时,突然懂了18岁的意义——不是独自前行,而是和伙伴们一起扛责任、追梦想,这份温暖就是‘润心’最好的模样。”
负责全程影像记录的陈斌,则用镜头里的细节传递感悟:“从布置场地到彩排,我拍了很多照片,最难忘的是体育生们帮着搬道具时的汗渍。现在才明白,‘润德’不是口号,是同学间的互帮互助,是面对高考时‘不认输’的韧劲,这也是咱们陈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精神的体现。”魏刘香也补充道:“当烛光亮起,同学们轻声许愿时,我突然觉得音乐成了纽带,把大家的心愿连在一起,这种集体归属感,会成为我们高三奋斗的底气。”
师长寄语:以“责任担当”诠释“润智润体”
“成年不是自由的放纵,是清醒的负责。”在“师长寄语”环节,班主任孙昌忠的话掷地有声。他看着眼前的学生,眼中满是期许:“咱们班有文化生、体育生、音乐生,两年来大家一起在晨读课抢背笔记,在训练场上咬牙坚持,这就是‘润体’与‘润智’的结合。18岁了,既要用扎实的学识应对高考,更要以‘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校训为标尺,做有担当的成年人。”
英语老师胡海霞以“成长引路人”的身份分享:“作为文化课老师,我常跟大家说‘知识要落地’。今天的活动就是最好的‘落地’——试卷上的公式、笔记里的知识点,最终都要转化为‘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的底气。‘润智’不是只学书本,更是让学识成为你面对挑战时的铠甲。”
体育老师丁中会更关注学生的意志培养:“看着体育生们挺拔的身影,我想起他们冒雨训练的场景。‘润体’不只是练体魄,更是练‘不惧风雨’的意志,这份意志,会帮大家闯过高三的每一道难关。”
摔碗誓师:用“英雄气概”践行“坚·润”初心
当晚最震撼的环节,当属篮球场上的“摔碗誓师”。星光下,54名同学手持粗陶碗,在班主任带领下庄严宣誓:“不负十载寒窗,不负师长守望!不惧前路风雨,不憾今日锋芒!”随着“一、二、三!摔!”的口令,碗碎声与呐喊声交织,鼓乐齐鸣,烟花绽放,尽显少年豪情。
高三年级二部主任查正武现场见证了这一幕,他感慨道:“这场活动把‘六润’体系落到了实处——向日葵的向阳是‘润心’,知识分享是‘润智’,摔碗明志是‘英雄主义教育’的体现。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仪式感中懂责任、敢拼搏,这正是核心素养培养的生动载体。”
领导引领:以“育人初心”锚定“办学方向”
活动结束后,分管校长陈兵对这场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六润’体系就是具体落地路径。这场集体生日会,让学生在感恩中‘润德’,在拼搏中‘润心’,既符合‘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校训,更践行了‘办有温度的教育’的办学目标。”
校长田源则从“一流农村特色高中”的建设视角补充:“我们要办的‘特色’,不是硬件的堆砌,而是把育人融入每一个细节。18岁是人生的重要节点,这场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学会感恩、坚定目标,未来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总支书记张楠总结道:“‘坚·润’是我们的文化核心,今天的活动里,摔碗誓师的决绝是‘坚’,师长同学的陪伴是‘润’;英雄主义教育不是喊口号,是让学生在成年之际立下‘全力以赴’的誓言。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份‘坚’与‘润’,以‘以青春之名,担时代之责’的信念,走好高三每一步,在2026年高考中交出满意答卷!”
夜色渐深,活动在欢呼声中落幕,但54名同学眼中的光却愈发明亮。这场18岁的集体生日,不仅是一次青春的纪念,更是阜宁县陈集中学以实践践行教育方针、以文化滋养学生成长的生动缩影——十八而志,逐光前行,这群少年正以成年为起点,向着高考、向着未来,坚定出发。(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