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护理学院“热血护脉,生命续航”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在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开展。活动围绕“三献”(献血、献造血干细胞)主题,通过科普宣讲、知识竞答、非遗体验、急救培训等多元形式,践行红十字会守护生命健康的崇高使命,传递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公益精神,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活动伊始,护理学院科学社团指导老师孙海燕教授带领志愿者团队,向现场市民分发《“三献”知识科普手册》。手册中系统梳理了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原理、操作流程及健康影响,孙海燕老师与志愿者们结合手册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市民开展科普讲解。
在市民对“三献”知识有了初步认知后,一场别开生面的“热血知识擂台赛”有奖竞答火热开启。“献血的适宜年龄范围是多少?”“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要采集方式是什么?”等问题激发了市民的参与热情。大家踊跃举手抢答,现场气氛热烈。答对者获赠定制纪念品,在趣味互动中深化了对“三献”知识的理解。
随后,活动进入“非遗文化体验与科普融合”环节。非遗艾草锤制作区人气爆棚,志愿者们一边耐心指导市民制作,一边将艾草锤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与献血对身体的积极影响相类比进行讲解。制作现场制作完成后,市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艾草锤,轻轻捶打肩颈,感受艾草散发的温热气息,同时聆听志愿者结合中医经络学说,讲解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对身体机能调节的益处,在传统养生文化中深化对“三献”健康价值的理解。
在非遗漆扇印染体验区域,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志愿者们刚展示完基础印染技巧,市民们便纷纷拿起颜料瓶进行调色、勾勒、晕染,志愿者借此讲解“三献”如颜料般为他人生命添彩的意义,让大家在创作中感悟公益精神。李阿姨一边在全神贯注地印染漆扇图案,一边还念叨着:“献血就像给这扇子添上色彩,能给别人的生命带来希望。”一旁的小朋友也不甘示弱,大胆在颜料桶里涂抹着鲜艳的色彩,开心地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姐姐,我要把这个小扇子送给妈妈,告诉她献血救人是一件很意义的事情!”现场市民沉浸在非遗创作的乐趣中,也对“三献”公益行为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活动最后,护理学院奚家凯翼护志愿服务队负责人闻纯老师开展急救知识专题讲解与技能演练。闻老师通过标准的操作演示与模拟人偶示范,详细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能的操作要点、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市民在志愿者的协助下积极体验,现场学习氛围浓厚。“这些技能太实用了,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参与演练的市民感慨道。急救培训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应急救护能力,更强化了大家守护生命的责任感,与“三献”理念形成呼应。(徐蕾 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