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亭湖区推进优质均衡发展浪潮中,南洋实验学校以行动作答:“动起来!”——引领每个生命自觉、自信、自主绽放。铸就“铁军魂”信念如钢,淬炼“南实红”特色鲜明,学校深耕“适合教育”沃土,让本土实践焕发勃勃生机。这里,没有“被遗忘的角落”,只有被看见的光芒、被滋养的成长。在五育并举的滋养下,每一个生命故事都在拔节有声,向阳而生。
理念筑基:锚定“适合教育”,厚植成长沃土
南洋实验学校承载着地方教育的百年积淀,更焕发着新时代的蓬勃朝气。2022年,学校由原南洋中学和小学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在区教育局的规划下,学校锚定“打造特色鲜明的乡村精品学校”目标,以“铁军魂·南实红”为精神坐标,将红色基因、国防教育与乡土情怀深度融合,为孩子们注入坚毅品格和家国担当。“乡村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尊重差异、激发潜能、静待花开。孩子们禀赋各异,成长节奏不同,他们需要的不是统一的模板,而是被真正‘看见’、被深度‘懂得’、被精准‘赋能’。”校长蔡文岗说。
实践深耕:“行动三部曲”赋能个体绽放
学校倡导“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手中有法”。全体教师深入研习“爱的教育”“赞的评价”“进的智慧”,确立“进步即优秀”的评价导向,做孩子心灵的“点灯人”和“铁军精神”的播种者。
在校园的绿茵场上,总有一个身影格外耀眼,他就是同学们口中的“最美体育少年”——金波。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他都坚持训练。在校运会的拔河比赛中,他不慎摔倒膝盖擦伤,却咬牙坚持到最后,用坚韧不拔的精神诠释了体育的魅力。
“妈妈,让我来”是九(1)班刘玉浩同学的口头禅。从最初切菜长短不一到现在成为家务小能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孝心。班主任说:“刘玉浩的变化正是学校劳动教育的生动注脚。”
学校推行“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南实红责任岗”。鼓励每一个学生自主认领事务——从照顾绿植、整理图书角(智育),到维护劳动基地(劳育)、担任“乡土文化/铁军故事”讲解员(美育德育)、担任“阳光体育小督察”(体育)。
九(2)班蒋雨彤作为班长,每天早早就到班级检查卫生,课间操准时带队。更在校园艺术节上,九(1)班吉欣和刘名璨主动请缨,自编自导的节目《直到那一天》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二胡演奏《新赛马》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招牌节目。
在南洋,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聚光灯”照亮。每周、每月的“南实红之星”评选覆盖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让不同特长的孩子闪耀光芒。
四年级的小淇性格内向,在老师的帮助下,制订了详细学习计划,主动和老师交流,最终成绩显著提升,性格也变得开朗自信,被评为“最美进步少年”。
硕果初显与未来展望:“南实红”闪耀,静待花开
2021级(3)中队荣获我区唯一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每一次的“我的高光时刻”润心主题活动都是所有学生最期待的时刻。
八年级生物学科在全区19所初中名列前茅!在区“未来科学家”展示活动中,吕泽辰、蔡亚楠同学荣获特等奖。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心的工程。我们不求‘速成',但求‘适性';不唯‘分数',但求‘成长'。”这在南洋实验学校形成共识。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适合教育”理念,优化支持体系,打造“铁军魂·南实红”文化品牌,构建更广阔的乡村育人生态圈。
在南洋实验的沃土上,每一颗“种子”都被精心呵护,每一分成长都被真诚见证。南实人坚信,在“适合教育”的滋养下,每一个孩子终将成为支撑乡村振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倪同岭 浦爱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