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二期“五级梯队”培养工程首次集中培训
2025-04-14 15:53 我言新闻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我市教师队伍梯队式、专业化发展,4月12日,第二期盐城市“五级梯队”培养工程第一次集中培训暨2024年高层次研修项目成果报告会在市串场河小学举行,来自市内外专家、导师以及培养对象代表400多人参加。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荣文出席并讲话,省师干训中心副主任徐伯钧教授开设讲座。会议由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徐卫东主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盐城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五级梯队”培养工程于2023年5月正式启动,第一期遴选3951名培养对象,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培训学习,他们在教学实绩、学术称号、职称晋升、学术成果、学生指导、课题研究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第二期遴选3980名培养对象。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五级梯队”培养工程,并于今年将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会上,郑荣文就精心实施好第二期“五级梯队”培养工程提出要求。要坚持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培训的紧迫感、使命感。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持续推进,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出现了新形势,提出了新要求。深入实施“五级梯队”培养工程,目的就是促进广大教师强师德、增师能、铸师魂,为盐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要坚持高质量,精心组织实施,着力提升培养工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市县两级教师发展部门要建立问题清单,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方案,切实提升培养实效。按照“市县联动—导师驱动—学校推动—学员主动—考核撬动”机制开展相关培养工作,整体设计培养方案,明确各梯队的培养目标和路径。各阶段要制定细化指标,实行“项目化管理”,定期评估进展,动态调整策略,确保培养工程稳步推进。

要坚持高标准,强化过程管理,不断健全教师队伍梯队成长机制。“五级梯队”培养工程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必须坚持严要求,强化过程管理,不断健全教师队伍梯队成长机制。通过教学展示、论文答辩、实践成果等多种形式,对教师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考核结果作为梯队晋升的重要依据。将培训成效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挂钩。通过多种途径为优秀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形成“培养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

在活动现场,市教师发展学院院长肖如宏解读了培养工程总体建设方案与考核办法。根据“问题·任务·成果”取向,按照“同学共研、共生发展;整体谋划、分段推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构建教育研修、学术研究“双研”发展共同体,全面系统培养“五级梯队”培养工程学员。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不合格者将无法结业。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级教师,市“五级梯队”培养工程导师,市第一小学原党委书记、校长雷燕,作为导师团成员发言。她表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而梯队培养正是让这片“育人森林”生生不息的关键。她以“传承”“深耕”“破解”三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勉,携手绘就一幅盐城教育“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教师成长图景。

省滨海中学正高级语文老师丁爱华作为“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代表全体学员现场发言。她说,自己将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责任行动回应时代召唤,借助“五级梯队”培养工程搭建的阶梯,以“向下扎根”的定力夯实专业根基,以“向上生长”的韧性探索教改前沿,更以“向外辐射”的胸怀助力盐城教育,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进阶与教育发展的同频共振。

当天还开展了导师指导、分组研修、学习交流等活动,组织导师指导各梯队成员制定个人研修计划,举行第一期“五级梯队”阶段研修成果汇报以及高端研修项目学习成果报告会。(刘绿芹 曹恒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