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心理健康活动
近年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构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效能,形成“家校共育”局面,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今年秋学期刚开学,盐城市长江路实验学校心理委员俱乐部正式成立。为了让心理委员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并为即将肩负的任务做好准备,学校组织了一次生动有趣的心理健康培训。一系列的体验,让学生走近心理辅导、了解心理辅导,找到处理内心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学校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不断丰富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护航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自2020年以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就将“家校共育”作为重点项目全力推进,成立“盐家优教”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站点。盐城市京师实验学校小学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和松江路小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被列为2024盐城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今年暑假期间,盐城市步凤小学开展“与爱同行,家校共育”为主题的“万师进万家”走访活动。为保证走访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方案,强调要求及注意事项,明确走访的任务和目的。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充分沟通,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开展个性化的关怀与帮助。本次“万师进万家”走访活动的开展,老师们给孩子们带去了学校的关怀,也让家长们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辛劳和责任,有效促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拉近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距离。
“盐城经开区每年通过家长学校为家长们开展‘关爱成长——性格优势教育’‘润心行动’等主题讲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处科员李海霞告诉记者,此外还将家长会和家访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氛围。家长学校建立了完整的档案,包括教育教学计划、活动记录、学员出勤情况、评优情况、教师与家长谈话或家访记录等,并设立专人负责管理。
今年9月初,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组织初中信息化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比赛,旨在通过信息化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参赛教师们运用多媒体资源、在线互动平台等先进技术,打造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心理健康课堂。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管理情绪、应对压力,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在生动的课堂中,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如何关爱自己、理解他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素养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而家校共育,则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关键途径。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师,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陈凤娟博士一直致力于家校共育视角下的学科育人工作。她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是家校共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10月初“陈凤娟博士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抗压能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良好的抗压能力有助于维护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抗压能力。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自尊、自信和乐观的心态,这些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增强学生面对压力时的韧性和适应能力。”陈凤娟说。
教育始于家庭,成于学校,新时代呼唤新家长,新教育培养新人才。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人将秉持家校共育理念,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奠定学生成长根基,唱响和谐共生、共育未来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汪雪霞 池萍 陆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