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从教四十载 照亮成长路
2024-09-10 17:04 记者 周创 实习生 张雅婷

今天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我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辛勤耕耘在一线,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叶怀瑜:

勤耕不辍 坚守有成

作为第一批“中师生”,叶怀瑜毕业后决定扎根乡村,开启他的教师生涯。由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由一线教师到学校中坚再到市级骨干,叶怀瑜在学习中探索,在教学中成长,四十年如一日,丰富的教学经历给了他充实的人生,不断探索让他体会到教学的乐趣。

叶怀瑜曾在小学任教3年,在初中任教12年,在盐城僻远的海边学校奋斗,从教师干到教导主任、校长。1999年,选调入东台市安丰中学后,他从普通教师做起,脚踏实地,勤学好问,致力上好每一节课。2002年,叶怀瑜首次任教高三,从此扎根在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岗位,坚守20年,是学校名副其实的高三把关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教学一线多年,叶怀瑜很注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他在学校推广的“语文学习习惯1234”学习方法,通过深度学习促进思维培养,用读写结合提升学科素养,收获了良好成效。

除此之外,叶怀瑜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特长,在他的辅导下,众多学生在省级乃至国家级的文学比赛中获得殊荣,还有学生高中在校时就出版了长篇小说。他分管的学校文学社工作成绩也很亮眼,学校冲浪文学社被表彰为全国百佳文学社团,不少学生习作通过校园文学杂志《冲浪》在全国获奖,叶怀瑜说:“孩子们通过我的课程喜欢上语文,进而从兴趣到志趣,走上文学之路,我深感欣慰。”

叶怀瑜认为,任教当老师,要做到思想理念不落后,工作热情不降低,勤奋投入不减少。所以他不仅自己主动学习新知识,还甘当人梯,搞好传帮带。叶怀瑜坚持率先垂范,开放课堂,组织校内教研活动,指导培养新教师,推行了“听课共研、资料共享、全组共进”的教研措施,一手带出了一支团结争先的高三语文教师团队。

作为市、县两级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和市领航名师工作室骨干,他积极为全市高中语文教研服务,上研究课、做讲座、组织展示活动。基于丰富的教学实践,叶怀瑜还曾分管学校教科研工作,有十多项课题先后在省市立项,他主持的省第七期教研课题“学校文学社团建设与语文教学”等多项省市级课题与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科教学,学校也被评为盐城市教科研先进集体。“英雄不问出处,人生的价值在于自己创造。”叶怀瑜坚信只要勤耕不辍,长期坚守定能有所成就。

周佳晖:

启智润心 爱至花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残障学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关爱。”周佳晖在1984年踏上讲台,1999年她调至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后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真诚无私的爱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和尊敬。

在特殊教育学校从教以来,为了让残障学生得到与寻常孩子一样的全面发展,周佳晖坚持潜心钻研,用爱心和专业精神帮助孩子们增强自信,砥砺自强。

荣荣是名听障孤儿,性格孤僻胆怯。关注到荣荣的状况后,周佳晖像母亲一样关爱荣荣,提供温暖,最终让孩子变得开朗。而面对发音困难的琦琦,周佳晖通过专业的语训方法帮助琦琦矫正发音,联合家长共训共育,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对于行为问题学生强强,她则通过耐心的干预和训练,改善了强强的行为习惯。她的付出和努力,让这些孩子的生活发生了积极变化。

2009年9月因工作需要,周佳晖到培智部担任教研组长。到岗后她努力学习培智教育理论和方法,快速适应了新岗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周佳晖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状态进入课堂,用和蔼、轻松、专注的形象面对学生。同时,她会根据每次考核后的反馈,不断优化调整教学计划,力求使所教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宜发展。

作为教研组长,她认真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先后多次执教各级示范课。2020年4月她所在的培智部数学教研组被东台总工会评为“五一巾帼标兵岗”。周佳晖有10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参与的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听障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顺利结题,被评为省第二届精品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编写校本教材《绘画与手工》获“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和盐城市“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一等奖;她是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负责子课题“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的研究,参与编写的《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能力培养》正式出版发行,2017年9月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作为老教师,周佳晖同样深知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她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先后与多位青年教师结对,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在她的指导下,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多次获得省、市级教学基本功和其他比赛奖项。

岁月流转,周佳晖的热忱与执着未曾有丝毫减退。她说:“启音育人,启智赋能,爱至花开,我将始终坚守在特殊教育的讲台,用我的全部力量去培养每一位孩子。”

审核:汪雪霞   池萍   王彦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