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十项行动发布会。
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创办于2013年8月。建校之时,敬贤路实小与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嫁接”名校优秀教育资源与高品位育人办学模式,融合创新,以“办家门口的好学校”为宗旨,根植“文化育人”和“立德育人”,走出了一条“敬贤教育”内涵发展的快速之路。
从最初的13名教师到现在的146名教师;从158名学生到2675名学生;从昔日的白手起家,到现在的省智慧校园示范校;从懵懂起步到“敬贤文化 启蒙一生”……敬贤路实小走过的十年,是教育人呕心沥血的十年,也是我市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敬贤教育的“大格局”
“敬贤教育”在传承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乐学思行课堂”,挖掘“激发兴趣、发展思维、学会思考”的教学内涵,生成“体验式学习”场景,努力追寻具有教学美感、生命关怀、文化浸润的理想课堂,培养一批优秀的骨干教师团队,带来教学方式的革新。
学生圆梦升旗。
开展体育运动。
作为一所新建校,“传承”与“前瞻”是“敬贤教育”发展的双轮驱动,推进教育改革是驱动向前的主引擎。2017年省前瞻性项目《体验式学习:建构儿童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成功获批,2020年顺利结项。项目实施以来,致力探索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彰显了“敬贤教育”的办学力,提升了“敬贤教育”知名度,形成了良好的区域教育品牌。
向国旗宣誓主题教育活动。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一生是追求幸福的一生。”“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敬贤路实小校长赵志宏表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拥有幸福的人生。敬贤的教育就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发挥孩子的潜能。在幸福教育理念和实践教育下,让孩子的童年绚丽多姿,充满灵性。学校实施幸福教育就是遵循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回归童真、培养童趣、放飞童心。敬贤的教职工们以校名中的“敬贤”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致力办一所“扎根传统,对话未来”的幸福学习乐园。
智慧校园的“大智慧”
科技改变世界,智慧定义未来。该校2014年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2016年,学校被评为首批盐城市智慧校园示范校。2020年5月以全省第二的排名获评首批省智慧校园示范校。近年来,该校运用智慧校园建设成果,塑创智慧教育品牌,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服务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培养、课程架构、教学评价等水平和能力,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敬贤”智慧教育模式。
学校高位规划、高标定位,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树立用信息化工作提升办学品质,支撑管理的理念。学校先后建立了校园电视台、自动录播教室、电子阅览室、数字化实验室、VR体验室、无人机实训室、手工实践室、3D打印实验室、智能机器人探究室和物联网体验馆等功能教室,各教室安装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增设电子班牌、电子阅读器,装备云课堂、图书借阅系统。
智慧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课堂,为此,学校积极探索课程融合,初步架构了以科艺融合为主的校本特色课程,横向链接语文、数学、科学、信息、美术等多个学科,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信息素养、生态素养以及创新、合作等能力,助力智慧教育生根发芽。
“科艺融合课程”是学校课程融合新体验的一个亮点,该校成立了科艺作品制作小组,一个教师带20个学生选定一种模型动手实践。从查资料、选图片到缩比例、分割部件、出图纸,再到寻找材料、3D打印、手工制作,将科技和艺术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一件件体现家国情怀主题的天坛、天安门、长城、鸟巢、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盐城欧风花街、盐立方电视塔等模型惟妙惟肖、生动逼真。
借助课程融合,该校组建了3D打印、科学探究、无人机等多个科技社团,锻炼学生探究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大丰荷兰花海共建物联网生态花房,通过App实现远程监控、灌溉、加湿、补光,点燃学生探求科学的热情。智慧校园创建以来,300多人次在省市各类科技类竞赛中获奖。
三尺讲台的“大先生”
实施敬贤教育的敬贤路实小致力于培养以“大”为主题的优贤教师,努力让每一位老师成为“有大智慧、有大情怀、有大视野”和“会合作、会研究、会创造”的“三有三会”的“大教师”。优贤教师传承先贤精神,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争做切切偲偲、文质彬彬的现代君子;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树立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不断进步。
学校管乐队在演奏。
建校之初,学校仅有13名教师,158名学生,发展至今,学校现有53个班级,2675名学生,教师146名,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1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1名,省教育家型校长创新培育计划培养对象1名,省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7名,市教学能手9名,区骨干教师24名,党员教师50名。
结合学校“贤”文化健全精神荣誉称号体系,敬贤路实小为教师设立贤德敬业奖、学贤钻研奖、思齐教学奖、敬贤卓越奖、优贤团队奖等奖项,每年定期评选,在教师中树榜样、树正气,让教师找到奋斗的方向。
以教立研,以研促教,激发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推动教师发展,发挥好学校省前瞻性教改项目研究成果的辐射推广效应,在省课程和文化基地项目及市品格提升工程的实施中,全体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实现自我提升。启动“种子教师”培育计划,量身定制新教师“成才方案”,挖掘发展潜质,提升竞争优势,助力职业发展。发展优贤教师团队。在“青蓝结对”工程、“伙伴课程”等基础上,成立青年教师读书社,通过研读名著,从理论层面提升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活力校园的“大文化”
紧紧围绕“敬贤教育”这个文化底色,以“贤”为思想引领,让校园内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浸润着浓郁的敬贤文化意蕴。为了让环境更好地为育人育德服务,更好地彰显特色“敬贤教育”思想,学校从“生态体验区、传承体验区、智慧体验区、敬贤体验区、未来体验区”五大主题功能区进行了环境改造,让校园成为“多视角”的润泽儿童成长资源场。
学校开展陆地冰壶项目。
敬贤路实验小学紧扣“贤”字,做足校园文化文章。建筑楼名凸显“贤”——贤正楼、贤仁楼、贤雅楼、贤智楼、贤善楼、贤勇馆、育贤餐厅。盐城是著名的湿地之都,学校紧扣生态文明教育德育主题,建造了“湿地公园”景观带作为生态体验区,将芦苇、小船等典型湿地动植物、特色景观安放在湿地公园之中,让学生们充分接受地方文化浸润,从小培养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向日园”里,学生们亲自体验劳作,园边安置的木头长凳和展板墙,定期更换学生在亲手栽种、陪伴成长、快乐收获的种植过程中的感受文字、图片等,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长连廊外墙是学生心中的向日葵手绘,形成的特色文化景观带。在“贤宠乐园”,学生们能够对教材中的部分动物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并在竞聘园长、饲养员、给动物园命名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渗透生命教育。
首届学生毕业典礼。
该校着力培养深刻敬贤教育印记的“尚贤”儿童,取得积极成效。围绕体验式学习亲历性、情境性等特征,以解决问题为任务,真实情境为策略,体验式学习为方式,学科育人为目标,建构了以“驱动——发展”为核心的体验式学习生态圈。以国家课程为主,“海盐”“湿地”“铁军”地方课程和“葵花”校本体验课程为辅,形成了以“扎根、向阳、全面发展”为特征的三级课程体系,并实施了以注重个体体验为出发点的多元评价。指向育人的课程,奠定尚贤儿童学习的基础,构筑“尚贤”儿童成长的阵地,促进“尚贤”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多元发展,同时,提升了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敬贤教育’的目标和追求。”赵志宏说,接下来,该校将一路改革、一路前行,让学生一生的启蒙始于“敬贤教育”,始于这所让孩子幸福学习的乐园。
本版图片由记者张一轩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