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扬在比赛现场留影。(学校供图)
2021年12月25日,2021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传来喜讯,盐城中学高二年级张羽扬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CMO)金牌。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是今年苏中、苏北地区获得的唯一一块全国数学奥赛金牌,这也是近20年来我市高中学生参加此项赛事获得的最好成绩。
初中学完高中数学
中考前引起教练注意
2020年夏,盐中数学竞赛团队主教练朱启东老师负责盐中在大丰区的招生工作,两人第一次见面,张羽扬就开门见山地说自己未来想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比赛。看着眼前对数学充满热爱的孩子,朱启东甚是喜爱,当即表示:“只要你考上盐中,我亲自指导你学习数学竞赛。”
此时的张羽扬已经自学完高中数学,并且开始在网上找一些高中数学奥赛题来做。原来,初二时,张羽扬喜欢上一个小众网络游戏,并因此结识了一群喜欢数学的高中生,一天一位高中生在群里分享了一道数学难题,他被深深吸引了。随后张羽扬就买来高中课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部看完学完。初三时,张羽扬曾做过一份高考模拟卷,居然考了高分。
在这个高中数学群里,几名高中生曾聊起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张羽扬立即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仿佛在向他招手,令他无比向往。他沉醉于网上搜罗到的那些竞赛题,享受着解完这些高难度题目带给他的快乐。就在张羽扬上网寻找学习奥数的方向时,曾在2018年培养出奥数银牌的朱老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第一次来盐中校园
就背走了一包奥赛书
2020年中考刚结束,张羽扬就从大丰来到盐城中学校园。朱启东老师帮他制定了整个暑假的高中奥数学习计划。
“书柜里的高中数学奥赛书,你挑挑看,有喜欢的可以带走。”临走时,朱启东对张羽扬说。这句话,朱启东曾对不少学生说过,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精挑细选带走一本。而张羽扬,竟然带走了满满一书包。
“‘高中数学群’里的网友给我推荐的几本数学奥赛的学习资料,我竟然在朱老师的书柜里全部找到了。”张羽扬笑着说,因为朱老师没有说能拿几本,他就越挑越多,挑中的又都舍不得放下,结果就背走了一大包。
中考后的那个暑假,在朱启东的规划、指导下,张羽扬正式开始高中奥数学习。朱老师很快发现,张羽扬的自学能力极强,学习上只需为他规划、点拨即可,而非灌输。
“张羽扬是个非常阳光开朗、单纯、肯钻研的孩子。”在军训时,朱启东就发现,张羽扬同学很享受解题的过程,总是一进入奥数的世界就沉浸其中,连续做几个小时题都不会觉得累。此后,朱启东一直按照适合张羽扬的方式引导、陪伴他学习奥数。
“朱启东老师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伯乐’。”张羽扬告诉记者,自己接触正规的高中数学奥赛学习的时间不算早,又一直都是靠自学的,所以对有些知识点存在“盲区”,在校内最初摸底考试中会偶尔遭遇挫败,但是朱启东老师很快就为自己指明了学习方向,令自己学习突飞猛进。在备战奥赛的过程中,盐中校长、党委书记丁才林和党委委员、副校长李生十分关心张羽扬的成长,多次和他交流谈心,给予热情鼓励和精心指导。2020年9月,刚上高一接触奥数学习才几个月的张羽扬参加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举获得“国一”,名列盐城第一。
卓越源自兴趣
想从事纯数学研究
“我非常感谢父母给我提供的宽松环境。”张羽扬告诉记者,虽然父母都是老师,但在儿子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一直扮演着默默的陪伴者、支持者的角色。
作为“数学大神”,张羽扬从小到大都在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然而,在小学中低年级时,张羽扬在数学考试中却经常因为粗心而考不到满分。对此,父母并不会纠结于卷面上丢失的那几分,也从不要求他刷题,即便是他偶尔考砸了,父母也从不会生气或不满。
小学时,因为发现儿子在数学课堂上“吃不饱”,张羽扬的母亲就托同事给儿子拓展数学知识。“那位老师会给我讲《奥赛起跑线》,题目不难,但他讲得很有趣。不留作业、不考试,学完了,老师还会带着我玩有趣的桌游,也许从那时候起,在我心中数学就跟有趣画上了等号。”张羽扬回忆说。
大量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让原本就充满求知欲的张羽扬可以充分地发现、探索爱好与特长。“小时候,我就觉得科学家最酷!初一时,我还曾为以后当数学家、物理学家还是化学家而纠结过。”张羽扬笑道,直到初二时他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数学。
提到学习高中奥数的经验时,张羽扬并不提倡刷太多的题。“看书了解原理、知识点之后,试着自己做几题,实在想不出来的再去看视频课,理解、总结、融会贯通之后就不会忘记了。”张羽扬说。
“他从来都不骄不躁、稳打稳扎、没有功利之心,一路上他都很享受解题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那块奖牌。”朱启东认为,张羽扬的脱颖而出源自他的单纯、阳光、对数学纯粹的热爱。从开始正式学习奥数,到第一次、第二次参加比赛,他的情绪、表现都非常稳定。
“这是一段很宝贵、很有趣的经历,这一路上有朱老师、有盐中的护航,我真的很幸福、很幸运。”获得金牌后,张羽扬显得十分淡定从容,他希望未来能够在自己理想中的高校,继续学习数学,未来从事纯数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