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防卫相中谷元透露,日本将投入1.94万亿日元(约合137亿美元),建造两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作为“陆基宙斯盾导弹拦截系统计划”的替代方案。此项目成为近年日本开支最大的单项武器研制项目。
设计指标较高
报道称,2020年,因部署地居民抗议,日本政府放弃“陆基宙斯盾导弹拦截系统计划”,随后将部署大型海基发射平台作为替代方案,订购两艘“宙斯盾系统搭载舰”,即新型驱逐舰。2024年7月,日本防卫省在《2024年国防白皮书》中公布新型驱逐舰最新设计图,明确两艘舰由三菱重工和日本海事联合公司承建,分别于2028年和2029年交付。
在今年3月举行的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日本新型驱逐舰雷达供应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展示了该舰最新模型和性能参数。新型驱逐舰长190米,宽25米,标准排水量1.2万吨,满载排水量或超1.4万吨,相当于美国海军最新型阿利·伯克级FlightⅢ驱逐舰的1.7倍,远超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最大的摩耶级驱逐舰,以及其他国家同类型战舰,被日媒吹捧为“全球最大驱逐舰”。
性能方面,新型驱逐舰装备AN/SPY-7有源相控阵雷达,该雷达原用于陆基反导系统,探测与跟踪能力较现役AN/SPY-1无源相控阵雷达有所提升,理论上可应对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武器。
武器系统方面,舰上共有128个垂直发射单元,可发射“标准”-3BlockⅡA拦截弹、“标准”-6防空导弹,并兼容“战斧”巡航导弹、日本12式反舰导弹改进型,具备对陆、对海远程打击能力。
存在诸多问题
日本对新型驱逐舰寄予厚望,难以掩盖其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其核心装备AN/SPY-7有源相控阵雷达体积庞大,致使舰体大型化,机动性受到影响,难以适应高烈度海战环境。
其次,该舰核心部件和技术高度依赖美国,雷达系统、垂直发射单元、弹药等均从美国采购,使日本在作战能力发挥和后续升级上,受制于美国。
再次,在该项目的巨额投入中,相当一部分资金流入美国军工企业囊中。日本不仅要承担高昂采购成本,还需向美国支付高额升级维护费用,资金投入与实际军事效益严重失衡。
野心不容小觑
分析认为,日本耗费巨资打造新型驱逐舰,背后野心不容小觑。
新型驱逐舰以执行弹道导弹拦截任务为核心,能够长期部署于日本近海及关键航道,具备远程打击能力。未来,随着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改造完成,新型驱逐舰或与其组成海上作战编队,执行远洋作战任务,此举严重违背和平宪法“专守防卫”原则,标志着日本在军事扩张道路上迈出危险一步。
此外,AN/SPY-7雷达深度接入美军协同交战系统,可实时接收美军预警数据。日本意图将该舰打造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反导网络的海上前哨,并借此深度嵌入美军作战体系,强化自身战略价值以获取军事技术支持。
日本此举本质是披着防御外衣的进攻性军事布局,旨在实现军事力量突破性发展,无疑将给地区安全稳定带来新的风险和挑战,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警惕。
来源:中国国防报
编辑:梁鹤龄 李艳 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