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于行暖医患 技精于勤护生命 | 市第一人民医院践行医师节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言新闻 2025-08-20 18:01

在2025年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如同往常一般秩序井然。“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作为今年的中国医师节主题,这八个字更是市一院全体医务工作者多年来坚守的准则。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病房,到深夜急诊室的灯光通明,他们用夜以继日的守护,诠释着这一理念的深刻内涵,推动着医院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医疗服务“接地气”,人民群众“添福气”。该院持续拓展医疗服务的宽度和广度,让优质医疗资源“更亲民”:自助机前,医务人员正在帮一位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挂号;候诊区里,导诊护士轻声安抚着焦躁等待的患者家属;诊疗室中,坐诊医师耐心地为患者讲解病情……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就诊后,紧紧握住眼科主任医师宫俊芳的手说:“我这把老骨头跑了不少地方,还是你这里看得明白!”这样温暖而信任的场景,在有着深厚积淀的市一院早已成为日常。

 

 

德馨于行 锻造医者仁心

在市一院,医德建设从来不是空话。走进该院,“廉洁从业签名承诺墙”赫然醒目。今年上半年,医院扎实开展“510”警示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医务人员赴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实境教育,让警钟长鸣。

“医者德为首,我们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既要明大德、遵医德,也要守公德、严私德。”市卫健委主任、市一院党委书记王正在党风廉政专题会议上强调。医院党委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形成条目清晰、责任明确、时限具体的整改台账。

在服务患者一线,医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医保服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累计受理并解答医保政策咨询逾3000人次;办理门慢特病种200余例,国谈双通道药品2700余例,真正实现“患者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在市一院医疗服务办公室,医务人员见证了无数温暖人心的瞬间。今年上半年,医院收到了患者赠送的锦旗49面,门诊满意度达98.2%。这一面面锦旗是患者和家属对医务人员深深感激之情的真实体现。

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升,正是对医院服务工作最大的肯定与鼓励。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从患者初入医院时的焦虑不安,到医护人员热情接待、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治疗,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有的患者在锦旗上写道:“医术精湛,妙手回春”,表达对医院高超医术的赞誉;有的则写道:“白衣天使,爱心无限”,感谢医师们的贴心照顾与鼓励。这些锦旗,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医院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正能量与温暖。

除了锦旗,医疗服务办还收到了143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信中,患者用真挚的语言描述了他们在医院的治疗经历与感受。有的患者在信中提到是医务人员的专业与耐心让他们重拾信心,战胜病魔;有的则感激医院提供的优质服务和人性化关怀,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些感谢信,如同一封封家书,字里行间透露着患者对医护人员无尽的感激与敬意。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是医院服务工作成效的直接体现。今年以来,市一院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温馨的就医体验。

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生命所系,健康相托”的服务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朝着建设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目标奋勇前进。

 

 

技精于勤 淬炼过硬本领

清晨七点,市一院肿瘤科早交班室已座无虚席。科室带头人正讲解最新发表的SCI论文,这是该科今年科研攻坚的重要突破。与此同时,实验室里,市一院陈芳博士团队的研究成果正在JCR一区期刊修稿阶段,影响因子达10.76。

“技术精进”,是市一院2025年的核心主题:开展我市首例超高功率消融导管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举办第二届科技大会暨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成功实施盐城首例神经外科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院士领航+精准技术双核驱动,实现肝癌诊疗新突破;成功实施两例小儿颅脑AVM切除术,重启患儿精彩人生;成功实施我市首例REBOA技术,创造生命奇迹;成功开展我市首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保残三明治式解剖双束重建术;精准导航“智”护生命,成功开展我市首例磁导航引导下PICC置管术;精准清除“致病元凶,实施盐城首例淋巴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微创破“胰”难,成功实施内镜下微创治疗罕见胰腺分裂并发反复胰腺炎及胰腺巨大假性囊肿……

与此同时,专科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该院组织6个待复评专科和7个创建科室召开省重点专科建设推进会,30个临床科室完成13000条技术目录上报。肿瘤科完成亚专科方向,今年上半年新增22个专科专病门诊,甲乳中心接诊1.7万人次。手术能力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住院手术2.67万人次,同比增长4.22%,其中四级手术6447人次(占24.13%),微创手术6724人次(占25.17%),分别增长8.6%和9.69%。

智慧医疗全面赋能,上线医务管理系统、内镜病理标本闭环系统,开发医保结算清单质控系统。入院准备中心实现患者入院前完成检验检查预约,平均缩短术前等待时间1.5天。在医疗人才梯队建设上,医院实施“双轮驱动”:一方面引进高端人才,上半年录用博士5人、硕士55人,3名博士申报省双创博士;另一方面强化内部培养,外派86人到高水平医院进修,组织24场专项培训,覆盖疼痛科、儿外科等重点科室。

 

 

生命至上 优化服务体验

“多学科会诊救了我的命!”重获新生的高危孕产妇张女士感慨道。每个无眠的夜晚,都有他们的默默守护;他们是璀璨生命的星光,是点燃希望的火种……

长期以来,市一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义不容辞扛起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任,只要群众有需要,就有他们勇往直前、护佑生命的身影。他们在平凡中书写着伟大、在岗位上信守着誓言,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医者仁心。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今年,市一院创新性将高危孕产妇纳入MDT多学科诊疗体系,上半年组织4例孕产妇多学科救治,院外危急重症孕产妇会诊救治2例,省级专家线上会诊2例。

急诊急救能力跨越式发展。胸痛中心接诊胸闷胸痛患者2035人,确诊心梗230人;卒中中心救治脑卒中患者1210人。创伤中心、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中心建设同步推进,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完成51名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

服务流程革命性再造。门诊推行“全流程提效”,平均预约诊疗率达66.47%,预约后等待时间压缩至19.11分钟;内镜中心通过“术前评估前置+麻醉复苏室全流程重构”,实现空间利用率和就医体验双提升。

全市转诊网络高效运转。作为全市会诊转诊服务枢纽,医院建立“基层首诊、高效会诊、精准转诊、优质回诊”机制。与市二院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建立肿瘤内科、创伤外科联合病房,打通分级诊疗“最后一公里”。

 

 

扬帆远航 擘画健康蓝图

今年6月1日,市儿童医院二期工程正式开业运行;而今,北区老年康复医院提升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在医院南区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这座现代化医疗综合体,承载着医院未来的发展愿景。

面向未来,市一院已规划清晰路线图:推进临床专科能力三年行动,加强医疗技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化推进疑难重症技术开展;深化DRG重点病种精益化管理,完善“互联网+”诊疗体系,提升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加强患者服务部七大中心建设,推广互联网双向转诊平台……一幅现代化医疗中心的蓝图正变为现实。

“德,在每一句对患者的耐心解释里;技,在每一次深夜的学术钻研中。”“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市一院,这样的医师群像正生动诠释着中国医师节的深刻内涵。医路漫漫,未来可期。随着实验室深夜不灭的灯光,随着诊室里温暖坚定的承诺,市一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以德为舵,指引为民服务的初心;以技为帆,驶向守护人民健康的壮阔航程。

医师节即将来临,市一院放疗科医师刘辉博士仍奋战到深夜。刚为晚期患者调整完放疗方案,他揉着酸胀的脖颈说:“医心为民,就是永远把患者放在首位。”此刻,盐阜大地万家灯火中,广大医务工作者正以仁心为笔、以奉献为墨,在健康中国的宏图画卷上奋力书写“盐城篇章”。

当晨曦照亮市儿童医院新病区的走廊,当远程会诊屏幕再次亮起,市一院人用日夜坚守诠释:所谓“守护健康”,就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盐城力量,把健康惠民的温度传递到每个患者的心坎上,让医者仁心化作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健康屏障。(记者 姜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