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肿瘤新疗法纳入国际指南 | 盐城籍专家陶运淦团队取得重磅医学进展
我言新闻 2025-08-14 10:42

‌近日,2025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陶运淦教授领导的法国头颈肿瘤组织GORTEC团队发布的GORTEC2018-01NIVOPOSTOP研究成果引发国际震动。

这项针对高危头颈肿瘤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在常规放化疗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可将3年无病生存率从52.5%提升至63.1%,风险降低24%,这是该领域全球20年来首次重大突破,也是首次由来自中国的医学专家在欧洲顶尖医疗机构作为项目全球牵头人,进行全球科研引领,组建跨国协作网络,组织国际多中心进行的一项国际随机、开放标签的三期临床试验,取得的成果有望改变现有的治疗方案,将逐渐改变目前的国际诊疗标准指南。

 

 

国际多家媒体、权威医学杂志纷纷报道,强调这是“20年来首次突破”。7月15日《人民日报》国际版以“头颈癌术后阶段首次通过免疫治疗改善疗效”为题专门给予报道。

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一直从事癌症新技术探索、个性化诊疗、快速癌症诊断等,整合多学科资源,形成涵盖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免疫疗法与靶向治疗的完整癌症治疗体系,其个性化医疗方案在癌症治疗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此前,免疫药物纳武利尤单抗已在晚期复发转移头颈癌中被证实可延长生存期,此次研究则是在手术后阶段应用方面的重要突破。”8月11日,恰逢陶运淦教授回乡侍奉父母,期间,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是自2004年来首次通过术后免疫疗法改善头颈癌患者预后,该研究对象包括680名高复发风险患者,结果表明,在常规术后放化疗基础上加用该药,通过解除癌细胞“伪装”机制,激活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残余病灶,可显著降低头颈癌术后复发风险。未来,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有望成为术后辅助治疗的常规手段。

陶运淦主持或共同主持了多项国际/欧洲及法国国家级临床Ⅱ/Ⅲ期研究,如GORTEC2007-01、PembroRad、DEBIO-1143-201、REACH、NIVOPOSTOP等研究。其研究成果在NEJM,LancetOncol,JCO,AnnalsOncol,NaturereviewClinicalOncol等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并担任国际主要期刊的审稿人。

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NIVOPOSTOP研究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陶运淦团队创造性地将免疫治疗前移至术后辅助阶段,让头颈癌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从52.5%提升至63.1%,首次证明免疫治疗在术后阶段的显著疗效;他通过‌技术整合创新,建立“放疗+免疫”协同作用模型,开辟了全球肿瘤治疗新方向;该团队研究成果重塑‌‌全球标准,重新定义癌症治疗的边界,不久将被纳入ESMO(欧洲内科肿瘤学会)、NCCN(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等国际指南。

作为国际权威学术机构GORTEC(头颈部肿瘤和放疗研究协作组)‌候任主席,还推动法国与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医科院肿瘤医院、华西医院等中国顶尖机构开展联合研究,促成多名中国医师赴法进修。跟欧、美、澳、亚专家一起主导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为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制定放疗质量控制体系。

 

 

陶运淦教授是我市阜宁县益林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002年起,通过中法联合培养项目赴法深造,他在欧洲排名第一的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工作以来,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临床和科研医学专家,将中国智慧与西方精准医疗理念融合,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2010年至2018年成为该所头颈肿瘤放疗团队核心成员,主导GORTEC2007-01等重要研究;此后一直担任古斯塔夫•鲁西癌症研究所(近年世界排名稳定前五)头颈部肿瘤放疗科室主任。

23年间,陶运淦教授从住院医师成长为欧洲最大癌症中心首席头颈放射肿瘤学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鼻咽癌项目专家组成员、5项国际多中心试验首席研究者、ESMO亚洲大会头颈肿瘤专题联合主席、欧洲头颈肿瘤学创新大会(ICHNO)共同主席、欧洲法语国家头颈肿瘤和放疗研究协作组(GORTEC)候任主席、国际头颈肿瘤组织联盟(HNCIG)董事会成员。除了在肿瘤放疗领域有着杰出贡献和国际影响力,他还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医疗公平,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将先进技术适配化推广至非洲、东南亚,使放疗设备利用率提升300%。他定期回国开展学术巡讲,已在国内多个城市传授前沿技术,并着手在上海建立“头颈肿瘤研究组织”亚洲分支机构。

据了解,免疫治疗已经在肺癌等肿瘤治疗领域取得实质进展,在手术前后配合常规治疗可显著减少复发风险。当前,免疫治疗还面临药物选择有限、治疗费用高昂及副作用管理等挑战。为进一步提升疗效、拓展适用范围,陶运淦和他的全球团队正与同行一起致力于开发包括双特异性抗体、个体化肿瘤疫苗和基因改造T细胞等新一代疗法,努力将癌症治疗推向更精准、高效、温和的方向。

“当然,随着双抗、ADC等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未来的治疗选择将更加多样化。中国众多新药研发方面的进展也为在不同场景下开展多样化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学术素养极高的陶运淦教授谦逊地表示,“医学进步的终极意义,是让每个角落的生命都享有平等的希望。”这位仍持中国护照的盐城籍医学专家,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以他的方式诠释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记者  李泓儒)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