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生命守护战  80台手术奏凯旋| 东台市人民医院硬核实力筑牢百姓健康防线
我言新闻 2025-07-27 19:49

近期,东台市人民医院迎来暑期手术高峰,医护团队直面压力、高效协同。7月26日东台市人民医院单日手术量突破80台,其中三、四级高难度手术34台,微创手术22台,儿童手术22台。大家放弃周末休息,以“连轴转”的坚守与精湛医术,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生命至上,全龄守护显担当

手术台上的生命没有年龄界限,从7个月的襁褓婴儿到89岁的耄耋老人,医护人员用责任与温度守护群众健康。“患儿仅7个月,狭窄性腱鞘炎需精准松解,我们联合儿科、麻醉科反复推演手术方案及术后护理预案,确保万无一失。”手足外科副主任侯刚说道,这份凝聚多科室智慧的预案,正是医院为低龄患者护航的缩影。

6岁的奕奕因右侧腹股沟处有一包块入院,普外科汪国华副主任医师经过查体,诊断其为“右腹股沟斜疝”。7月26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的协作下,为其行腹腔镜下右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切口仅0.5厘米,手术总用时10分钟。

除此以外,儿外科还进行了包括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骨软骨瘤切除、包皮环切、皮肤色素痣切除等手术,全力为东台及周边地区的患儿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诊疗服务。

毫厘之间,技术突破攀高峰

此次80台手术中,一系列高难度、高风险操作,成为医院诊疗技术跨越式提升的有力注脚:

3毫米生命通道: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与麻醉科团队为一名气管狭窄至仅剩3毫米的82岁高龄患者,在全麻下成功实施气管肿瘤切除+支架置入术,于毫厘间开辟生命通道。

微创解高龄难题:普通外科为83岁胃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以微创技术显著减轻高龄患者创伤。

高龄骨折重获新生:骨科为89岁股骨骨折老人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助其重燃站立行走希望。

……

这些涵盖多科室多系统的高难度手术,不仅刷新了医院单日手术纪录,更标志着其在急危重症救治、微创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数据显示,周末手术中年龄最小者仅7个月,最大者达89岁,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年龄跨度,见证着医院“全年龄段”健康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技术扎根,优质资源惠基层

近年来,东台市人民医院通过柔性引进专家团队,深耕临床技术创新。如今ECMO生命支持技术、造血干细胞移植、气管肿瘤切除+支架置入术等昔日需奔波外地才能完成的高难度手术,已成为医院常规开展的诊疗项目。

“不用跑大城市,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成为群众的真切感受。随着技术实力提升,不仅本地患者免去舟车劳顿,更吸引了众多外地患者慕名求医。这种“家门口的三甲服务”,既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更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群众身边,成为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高效协同,筑牢安全生命线

80台手术的顺利完成,背后是全院上下的高效联动。面对手术量激增,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主动加班加点,术前精细评估、术中精准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麻醉科手术室科学调配人力,优化手术流程;消毒供应中心24小时运转,保障器械灭菌安全;后勤团队坚守岗位,确保水电、物资等保障供应……每一台手术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汗水与担当,更彰显了医院“以群众为中心”的家文化服务理念。

从手术台的精准操作到全院的协同保障,从技术创新的不断突破到服务能力的持续升级,东台市人民医院用周末80台手术的实绩,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守护群众健康的道路上,东台市人民医院正以实力为笔、以担当为墨,书写着更多“生命至上”的温暖篇章。

周武  记者 周峰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盐城新闻网”或“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原创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及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通过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上述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