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了,神兽们都已归笼,不知道这个假期结束后神兽们的视力是维持原状还是下降了?那么我们该如何去防止孩子们的视力进一步下降呢?
户外活动
经常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一个极好的办法,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增长,从而降低近视风险,每天最好户外活动2小时。
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儿童读书写字时应做到“三个一”,即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
3岁以下幼儿应避免接触电子产品;3至6岁每天接触电子产品不超过15分钟;学龄儿童每天接触电子产品累计≤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至6倍,观看30至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已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睡眠时间<6小时的青少年眼压显著高于睡眠充足者。睡眠不规律(如熬夜、晚睡晚起)也会扰乱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节律。而多巴胺是抑制眼轴过度增长的重要神经递质。
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是近视防控的重要环节,家长应重视孩子作息管理,结合户外活动、科学用眼等综合措施,降低近视风险。
定期检查与监测
建立屈光档案:儿童3岁起定期检查视力、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早发现早干预。警惕假性近视,幼儿检测视力时需要散瞳验光区分真假近视,假性近视可通过调节训练恢复。
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可以进行光学矫正和干预:佩戴功能性眼镜(离焦眼镜、角膜塑形镜)和普通框架眼镜等进行矫正。对于戴镜视力正常者,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每3至6个月、初高中学生每6至12个月进行复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眼镜。
也可以进行医疗干预:可以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放松睫状肌,减缓近视进展(0.01%浓度较常用),需遵医嘱使用。红光治疗(哺光仪)通过特定波长红光刺激眼底血液循环,部分研究显示可控制眼轴增长,但需谨慎选择正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