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东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被江苏省卫健委确认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断创新,谋求发展,是消化内科夯实学科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追求。在这条蜿蜒、狭小的“胃肠道”里,消化内科主任崔建华和他的团队正在不断做出大文章。
“平台决定高度,人才是高质量发展之基!”崔建华说,没有舒适的诊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突出的医学人才做保障,学科建设发展路程举步维艰。
近年来,为破除学科发展僵局,东台市人民医院出台扶持学科建设政策,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引进高端内镜设备,突出“请进来、送出去”人才培养,目标直指“学科核心竞争力”。
73岁的周大爷急诊腹部CT提示胆总管结石。结石部位特殊,手术难度颇大,消化内科团队决定对其行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经过20多分钟紧张有序的手术,该患者胆总管结石被悉数取出,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未出现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
随着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发展,消化内镜已成为消化内科医生的一把微创“手术刀”,消化内镜可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开疆拓土,从“诊断时代”走进“治疗时代”。现在的消化内镜,不但看得见,而且看得越来越清、看得越来越准。
崔建华介绍说,2000年后,消化内科内镜下微创技术逐渐成熟,先后开展了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检查,并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剂注射术,胃底静脉组织胶注射术,食管、胃肠支架置入术等。2005年后,消化内科紧跟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发展,先后开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超声内镜(EUS)等先进技术。目前已累计开展ERCP超过1800例,手术成功率达到95%以上。近年来又相继开展了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POEM术)、胰腺假性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术、胃黏膜下肿瘤全层切除术、大肠支架置入术、痔静脉曲张套扎治疗、阑尾结石结肠镜下取出术、ERCP的延伸技术(一次性胆胰管内窥镜导管技术)等新技术,为广大患者减轻了病痛。
如今,消化内科在内镜“超级微创”的道路上,一直不断前进,开拓创新,并不断寻求更好发展。
消化内科全科医护人员化身百姓的查癌先锋,通过“百名专家走基层”、志愿义诊等活动大力开展消化道早癌筛查,在院内、院外宣传消化道早癌筛查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早癌筛查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得以在癌症早期即得到良好治疗,很快康复。”陈林表示。截至目前,消化内科已成功筛查并治疗消化道早期肿瘤400余例。发现一例早癌,拯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
提升医疗技术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消化内科分为急性胰腺炎、炎症性肠病、消化道早癌、功能性胃肠病、ERCP等5个亚专科组。科室每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万荣教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缪林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锐教授团队定期开展学科研讨、疑难病例会诊、手术示教等;科室坚持每周开展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学科视野和业务知识;科室还主动寻求与医院兄弟科室合作,与介入科、超声医学科合作进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与麻醉科合作大幅增加无痛内镜检查及治疗的病例,与检验科合作进行HP等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该院消化内科门诊人数、出院人数明显增加,平均住院日从2018的8.07天缩短到现在的6.8天,内镜检查量较前增长20%左右,内镜治疗量较前增加30%左右。
对于未来,消化内科将坚持医、教、研协同并重,不断加强学科内涵,拓展新技术新项目,进一步引领区域消化疾病诊治水平提高,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